研發仿生軟體機械人 實現萬米深海自主游動
【明報專訊】浙江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模仿深海魚類研發的一款仿生機械人(圖),首次實現在地球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的高壓環境下自主活動。
在海中暢游的白色物體是一種新型的仿生軟體智能機械人,更貼切些講是機械魚,由浙江大學和浙江省政府主導成立的之江實驗室等機構合作研發,模仿在馬里亞納海溝發現的深海獅子魚身體構造,將電路和電池等硬件融入柔軟凝膠狀的機身,相關材料和結構是針對深海極端環境而特別設計。
這條機械魚毋須有堅硬的金屬外殼就能承受萬米深海中每平方吋逾1.5萬磅的水壓,前年12月更成功到達水深10,900米的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按預設指令以人工肌肉驅動,一對模仿魚鰭設計的推進翼反覆撲動,推動機身前進,首次實現機械人在高壓和低溫的萬米深海自主游動的創舉,去年亦成功在水深逾3000米的南海海域進行多次海試。
有關研究成果早前已經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研究團隊說希望以新的技術路線,製作更為小型和高智能的深潛器,有望大幅降低深海探測的難度和成本,應用在科研和資源勘探等層面,未來會聚焦改善機械魚的能源、驅動和感知一體化系統,實現深海通訊和檢測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