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篇: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 B
答題策略:
此類題型多明確指出所考核的段落範圍,同學需據該範圍的上文下理推敲出正確答案。而各選項的字眼多數出現段落之中,故同學宜謹慎作答。如本題掐揑枕頭、無理的控訴,都只是為了反映人物失眠時的狀態
(2) (i) A
(ii) 運用明喻法,可令事物的特質更明顯,例如以「睡意只讓我淺嚐即止,就像舐了一下糖果,還沒嚐出滋味就無端消失。」突顯半睡半醒,無法酣暢入睡的苦惱。
答題策略:
同學作答有關修辭手法的題目時,要留意問題的題幹,究竟是問及修辭手法的定義還是效果,避免問非所答
(3) 作者未能運用失眠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例如文中「我想閱讀,然而書本也充滿睡意,每一粒文字都是蠕動的睡蟲,開啟我哈欠和淚腺的閘門。」可見作者希望以閱讀來消磨徹夜難眠的時間,可惜當翻書閱讀時卻發現睡意阻止他集中精神去閱讀,但又未足以讓他安睡,故說只能「安靜而專心的陪伴」失眠。
答題策略:
同學要多加善用文中例子來說明,說明時必要運用自己的文字加以解釋,以準確回應問題
(4) 「垂釣」一詞說明睡眠無法強求,情况像釣者苦苦耐心等待魚上釣一樣。例如第3段「我便這樣迷迷糊糊的半睡半醒,間中偶爾閃現淺薄的夢境」一句可見作者嘗試進入夢鄉,而「睡意只讓我淺嚐即止,就像舐了一下糖果,還沒嚐出滋味就無端消失」一句表達作者又未能真正入睡,這種渴望睡意來臨卻不可強求,就如釣魚時渴望魚兒上釣,魚餌一動但又稍瞬即逝,不能把握住的狀態,此就是本文題目用上「垂釣」一詞的用意。
答題策略:
題目中因問及喻指「垂釣」,故同學不宜妄下定論(因我們常戲稱在課堂上打瞌睡是「釣魚」),必須要將了解設喻所指,才能把握本文「將失眠釣回來」的命題立意
◆作者簡介:鍾怡雯作品包括文學創作及文學評論,融合感性與理性。散文題材部分取自日常生活,風格獨特真誠如同其人,時有獨創觀點和超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作家余光中曾說:「鍾怡雯綺年麗質,為繆思寵愛之才女,但她的藝術並非純情的唯美。她對於青春與愛情,着墨無多,更不論友誼。相反地,生老病死之中,她對後三項最多着墨,筆端的滄桑感逼人如暮色。」
◆關力年 - 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喜愛細閱散文,著有《讀通8大類──DSE白話解題妙策》。
[語文同樂 第4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