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偉:檢測成本效益須全面看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推算本港現有140條新型冠狀病毒的隱形傳播鏈,被問大費周章推行全民自願參與的普及社區檢測以外,有無其他方法更符合成本效益,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認為,看成本效益要全盤看,可分直接醫療、間接醫療和社會成本。他以停課為例,貧窮家庭學生或因電腦及家居環境等因素,導致學習進度落後,停課愈久,製造愈多社會不公現象。
林健鋒:效益視乎對經濟帶來幫助
梁卓偉表示,抗疫措施涉及保就業等補貼,但有一些是「無數計」,認為要全盤看成本效益,不是只計加開多少張醫管局病H,每一張、每一晚成本多少等。他說停課不單令學童學業進度緩慢,亦會加劇社會不公,他稱貧窮家庭學生受制於電腦、上網設施及家居環境等,網上學習進度遠遠不及平日課堂所學,形容每一個措施都有其成本。
對於普及社區檢測暫只驗出6宗陽性個案,當中4宗是已確診個案,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只是一個開始」,能找出隱性患者,證明檢測計劃有用。他認為檢測計劃的成本效益,不止視乎驗出多少陽性個案,而是計劃對於本港經濟復蘇帶來的幫助。他冀檢測計劃幫助本港盡快截斷傳播鏈,盡快重開關口並令經濟復蘇,呼籲更多市民參加。
梁籲院舍院友員工每周驗
此外,梁卓偉建議每周為安老院舍院友及員工檢測,而的士、巴士司機及零售業員工亦屬高危群組,應恆常測試。他稱目前PCR病毒測試貴,若有「便宜10至20倍」、但靈敏度不及PCR高的檢測方法,他反問可否以頻繁測試彌補靈敏度較低的缺點,並稱長遠而言是可行及可負擔的另一選項。
(疫情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