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新推的10項民生政策新措施,佔一半屬扶助勞工,當中包括推行法定假期與公眾假期看齊,逐步增加至17天的建議、每年用6億元為低收入打工仔代供強積金、為失業及就業不足者推出一年期現金津貼等。倘法定假期與公眾假期看齊,約三成勞動人口每年可增5天假期至17天,料過百萬僱員受惠,但企業成本將增1.7%。林太表明,政策仍待勞資雙方商討,未有實施時間,但政府傾向促成。勞工界恐勞資難有共識,冀特首加大力度推動。商界則稱可與政府配合協調,但建議最少分兩階段推行此措施。
勞工界與商界過去就增加法定假期商討多年沒有共識,勞福局長羅致光更曾於立法會表示議題難度相當高。特首林鄭月娥昨稱,現時估計約30%勞動人口只享有12天的法定假期,估計如一次過增加5天假期至17天,將令企業員工成本上漲1.7%。她說,政府現時立場是希望可逐步增加法定假期,但她明白在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會有焦慮,強調會繼續與商界有商有量,亦會邀請勞顧會商討,政府傾向促成,估計過百萬僱員可受惠。
林太於記者會上表示,並無就此與商界展開討論,並表示仍未到適合階段,難以談及政府以何種形式「落水」,但說「起碼大家有個希望,知道這件事是會發生」。
勞工界憂政府輕視難度 促多游說
勞顧會成員、工聯會鄧家彪稱,勞顧會上月討論過法定假期議題,當時不見政府有意推進。他說,現時只待商界點頭,期望政府多游說,但憂慮政府輕視當中難度。勞工界議員、勞聯潘兆平形容,這是「遲來的建議」,對此表示歡迎,但擔心勞資雙方相當難有共識,因早前勞顧會勞方委員要求增加相關議程討論,資方都反對,他希望特首能加大力度推動。
廠商會:最少應分兩階段推行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回覆本報表示,政府之前與商界已有相關諮詢。他認為,雖然目前仍存在勞動力短缺,對人才要求仍高,覺得商界可與政府協調,故建議最少應分兩階段推行措施,讓商界有較充足時間適應及填補人手。工總名譽會長郭振華亦表示,政府大力度推行下,商界會想方法配合,認為員工成本並非首要考慮,而是希望新增的法定假期不一定與公眾假期設於同一日,讓飲食業等行業更容易找替工。
代供積金最快2024年推
低收入僱員或自僱人士福利上,林鄭月娥建議,為目前約20萬名月入少於7100元(獲政府豁免強積金供款)者,代供5%供款,涉及額外經常開支約6億元。不過有關措施須待2024年推出「積金易」後才可實施。
中大工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對完全沒有強積金供款、沒有積蓄的人而言,政府代供強積金僱員部分的做法,有如幫他們儲錢,退休後生活「點都好少少」。他估計,政府或預計是次的受惠群組,退休後或需政府的社會福利保障,現在提早支援是希望減輕未來的社會成本。
林太亦宣布,建議關愛基金為失業者擬定新現金津貼計劃,由今年4月1日起的一年內,失業一個月或以上、且在4月前已透過領取職津或學生資助可認證屬「有需要」的人,可獲發最多3個月的現金津貼。就業不足者亦可申領現金津貼,細節稍後公布。上述兩項措施均希望可於今年10月實施。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