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日香港、全球化、公共衛生)
污染者自付原則(polluter pays principle)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972年首先提倡,1992年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中被納入會後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環保署網頁指出,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俗稱垃圾徵費)是按污染者自付原則,按廢物量徵費。5個環保團體委託香港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系社會民意與研究中心於2018年11月街訪1005名市民,85.5%受訪者認同政府應以污染者自付原則來處理垃圾,81%受訪者支持本地實施「垃圾徵費」。
■(今日香港)
年齡歧視
政府統計處推算,本港年滿65歲長者人口比例將由2016年17%升至2066年36.6%。2017年本港60至64歲勞動人口參與率為46%,年滿65歲長者的參與率為11%,低於日本及新加坡的23.5%及26.8%。
平機會時任主席陳章明2019年2月指出,平機會過去3年每年接獲100多至200宗有關年齡歧視的查詢,有長者稱求職時遭質疑身體狀G及能力。他認為職場存在年齡歧視,平機會無法例依據處理,政府應考慮立法反年齡歧視,建議法例涵蓋不同年齡層,讓社會關注年齡平等。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利他主義
研究利他主義(altruism)的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科學家Erez Yoeli指出,有3種方法可以鼓勵人們行善,分別是提升行善的榮譽感、消除不行善的藉口、向他們表達行善的期望(包括其他人在做什麼好事)。
利他主義是捐血的主要動機之一。2018年,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獲逾14萬名市民捐出超過22萬袋血液,其中692人捐血75次或以上。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Michael Sandel指出,有經濟學者稱利他主義、慷慨等美德屬於稀有資源(scarce resources),應依循市場機制「使用」,但他認為美德就像肌肉,多用才會更強壯,把美德、倫理及和道德價值轉換成金錢是荒謬。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現代中國)
次文化
已故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鄭之灝曾指出,不同社會階級在知識、價值規範等方面有差異,使思想和行為不同;另外,不同的宗教信仰、方言群、行業、年齡群等,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習慣、應用技術等,從而形成某個小圈子特有的生活方式,產生不同群體的「次文化」。
音樂方面的次文化例子包括嘻哈(hip hop)、說唱(rap)、搖滾等。2019年6月底台灣舉行第3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由當時只得25歲的說唱歌手(rapper)Leo王奪得,不少網友說是「爆冷」。評審團主席陳珊妮認為,現時主流和過往的非主流已無區隔,並預測未來歌壇將是小眾、獨立音樂廠牌和樂團當道。
[通通識 第6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