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反修例運動以年輕人為核心,運動的「反中」意識,溢於言表。有份參與青年人灣區工作的朱兆麟認為,運動對中央國策重中之中的大灣區工程構成負面影響,認為未來推動大灣區,應以日常化例子,塑造灣區的發展優勢,「不能強推年輕人走到大灣區」。 北上消遣仍「抗中」 朱稱媒體影響 時常來回中港兩地的朱兆麟以自身經驗闡述大灣區的好處:「我在深圳,78元人民幣吃一盤酸菜魚,但在香港,78元只吃到一碟鯇魚。」過往不乏此類論調,都是內地物價低、生活質量高,云云,「過去我們一些政界前輩,在表達(此觀點)的時候被恥笑」。不過,青年人擔心的資訊和言論自由,建制派鮮有觸及,「是否真的困難?VPN(虛擬專用網路),回去多年我都可繼續使用,香港政界人物到內地參觀,用facebook打卡,有沒有影響?」 「不接觸故存誤解」,在5年前的雨傘運動,有人以此解讀港青的「抗中」心態,但5年間,港青到深圳喝茶吃魚唱歌尋樂,比比皆是,但反修例運動反映,部分港青仍對「中國」既抗且懼。朱認為「是媒體影響」,如港人看外國貧民窟「恐怖」、外國人覺得香港「好多黑社會」,都是媒體呈現,再於群眾間「以訛傳訛」,故建議年輕人到內地「看一下、生活一下,不適合,就離開,不勉強」,同時建議港府、中央,「不能強推年輕人走到大灣區,而是要創造出有利的營商環境和實質的成功例子,這些都是現屆班子所欠缺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