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打擊假新聞法例周三(2日)正式生效,政府可要求社交網站在那些被當局視為「不實」的帖文加入警告字眼甚或「下架」。若涉損害國家利益,社交網站和涉案人士更會面臨罰款和監禁。人權組織和科技巨擘關注新法例恐打壓言論自由和扼殺異見,政府否認,又強調設有上訴機制。 政府可刪帖標警告 根據這項今年較早時通過的新法例,若政府認為有關帖文內容不實,政府部長有權下令社交網站在相關帖子旁加上警告,極端例子可下令刪帖。 如果網上行為被裁定為惡意和損害新加坡國家利益,相關公司可被罰100萬新加坡元(約95加元),個人則最高可被判囚10年。在新加坡設有亞洲區總部的互聯網公司如Google、facebook和Twitter,新加坡當局暫時對其免除部分規定,讓這些企業有時間適應。 政府強調有必要阻止假新聞在網上流傳,因為假消息會促使社區分裂,打擊民眾對政府機構的信心。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S. Iswaran)昨在美媒CNBC的節目表示,假新聞法是為確保而非控制言論自由,推動可讓民眾作出恰當判斷的正確資訊。 然而人權組織質疑法例窒礙網上討論、科技公司和傳媒企業的發展,今年初全球各地亦有近100名學者對假新聞法可能影響學術自由表示憂慮。維權人士兼新聞網站《新敘述》(New Naratif)總編輯韓俐穎認為,新法例影響廣泛,暫時難以預料當局如何執法,但勢會引起寒蟬效應和自我審查。(法新社/CNB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