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農業一直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過去70年,中國曾在前30年以農業合作化方式增加糧產,人民公社雖有助農田水利基建,但無助於刺激農民生產積極性。直至1970年代末推動農村改革,加上近年新技術湧現,農業產量得以逐步增加。據官方數據,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消費加儲蓄)收入為14,617元人民幣,較1949年增長40倍。 袁隆平育雜交水稻 糧產大增 1975年,良種專家袁隆平領銜培育出雜交水稻,並推廣2.3億多畝,令中國當年將糧食畝產從300提升至800公斤,糧食總量增產200多億公斤,可多養活7500多萬中國人。至2005年,雜交水稻在全國的累計種植面積達3.4億公頃(相若3074個香港),增產稻穀4.5億多噸。袁隆平的科研團隊近年通過基因篩選技術,培育出適合在海邊灘塗甚至鹽水湖區域種植的海水稻,並實現畝產300公斤以上。 隨茷兜矰ヾA近年愈來愈多農民進城工作。1949年,中國5.4億人口中89.36%住在農村,2018年,全國近14億人口中住在農村的只有40.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