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養育小生命令人期盼,但若不幸流產,所承受之痛非常人能想像;同樣,人到老年,若最後一程孤伶伶走過,骨灰以無名氏身分被撒進沙嶺公墓,同樣叫人絕望。神父陳志明及義工施清白,一個致力協助未足24周流產胎安葬,一個陪伴獨居老人走人生最後一段路,兩人昨同獲頒今年香港人道年獎。 陳志明神父於2017年首次接獲一對夫婦求助,該名太太的第三胎在15周時流產,當年未足24周的流產胎被視作「醫療廢物」。她患上嚴重產後抑鬱,唯一心願是能為寶寶好好安葬。陳志明於是聯絡食環署及律政署,最後在柴灣天主教墳場尋找到5個位置劃作「天使花園」,存放未足24周胎兒的遺骸。 流產胎過去被視醫療廢物 當時陳幫為該流產胎舉行彌撒,他對該對父母說,在天主教教義中,精子和卵子結合便已是人,而人生下來便有罪,不過「小BB」未出生,所以是無罪的天使。他憶述,當時下茪j雨,該母親聽到這番話後便釋懷了。此後,他繼續致力推廣安葬流產胎,教育公慼C天使花園目前已有42個「小BB」存放,而今年初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的「寧馨園」及和合石橋頭路靈灰安置所的「永愛園」相繼ㄔ峞A令更多「小BB」能有尊嚴地離開。 三兄妹隔兩地 助圓合葬遺願 另一邊廂,57歲的施清白本身是商人,機緣巧合下成為榕光社的義工。在探望長者時,她發現不少無兒無女的獨居長者擔憂離世後的殮葬安排。她自1995年開始定期探望這些老人,又會按照他們意願代辦身後事。曾有獨居老伯希望海葬,若然無義工幫助,伯伯恐怕會沒名沒姓地長埋黃土,最終義工團隊完成了伯伯的心願。又有一次,她幫一個婆婆舉行葬禮,婆婆的二哥對她說,他的心願是三兄妹合葬,但大哥半年前在內地去世,運送遺體過程繁複。雖然二哥等不到大哥遺體運回港和妹妹合葬就去世了,但在二哥過世後,施清白為他完成了心願。她認為人道精神就是尊重、關愛每一個生命。 有人或覺得進出殮房很恐怖,但服務了幾十名長者的施清白說,已把這些老人當作家人,也曾因太傷心,不願和老人告別。她說這些經歷讓她對生死有另一番體會,「生死好無常,都唔知幾時會發生,我已經隨時ready好(死亡)了」。不論是誰都好,每個人都值得有尊嚴的離去,你我如是,「小BB」如是,獨居長者也如是。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