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Tyler早前參加PMQ「Yes! Kids Can 敢創教育節」的〈藝術×物理——旋轉畫和鐘擺畫〉工作坊,完成了多幅作品,有趣的共通點是——不需要用手拿畫筆去畫!這是怎樣做的呢?原來跟伽利略發現的科學原理有關。
「畫」出「牛角包」!
■1 鐘擺效應
這幅作品(版面中央)像海螺又像牛角包,看來複雜,原來Tyler只用上紙杯、膠杯、棉繩等工具創作。
導師先預備一個裝置,棉繩一邊繫上支架,另一邊懸吊一個底部開洞的膠水杯,畫紙置下方。Tyler將膠水杯拿向一旁,以1:1的稀釋廣告彩(即同等分量的廣告彩及水混和)倒進同樣底部有小洞的圓錐形紙杯,再將它套進膠水杯,然後放手,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大家知道「鐘擺」嗎?當你嘗試懸掛物件時,它會左、右、左、右的來回擺動,想一想電視劇的「催眠」情節,催眠師拿茈炙k晃動的陀表,這就是「鐘擺」的現象了!
■原理
來回擺動
規律一致
工作坊導師姜立如(Candice姐姐)說:「鐘擺原理指,無論用多大力道擺動它、不管擺動幅度是大或小、物件(如所載的顏料)輕重,它來回晃動、每次擺動所需的規律、時間都是一樣的。」任何人用這方式畫畫,完成品都會相近呢!(圖c)
前衛風格畫作!
■2 圓周運動
工作坊預先設置插上電源的電動轉盤,Tyler先在轉盤放上配合轉盤大小的圓形畫紙,然後隨意將顏料倒在畫紙上。
Candice姐姐說:「轉盤高速旋轉時,顏料會產生向心力,停下時因『力』的問題導致顏料向外濺。」原來Tyler嘗試以洗沙律菜的轉動洗菜器製作作品,他曾在圓形畫紙中間點出一條穿過圓心的「顏料線」。但攪動旋轉後驚訝地發現,畫紙上的「顏料線」竟然沒有變化。
原來一切與「力」有關。大家有留意到利用旋轉完成的作品中,顏料似乎都向圓心靠向,並呈現放射式的模式嗎?這正是向心力的緣故。
向心力與放射效果
■原理
一張圓形畫紙在高速旋轉時,會因其圓形形狀而進行「圓周運動」,圓周運動在旋轉過程中,會產生「向心力」,即是指向圓心加速的力量,旋轉時顏料因為向心力而向圓心聚攏,但當旋轉停止,沒有外力施加時,就會失去向心力,顏料會以直線的軌[四濺,就是這個原理,Tyler製作出具爆炸感的畫作呢!
■提提你
所有圓形、曲線的運動都會產生向心力呢!(圖d)
力學是什麼?
力,是自古以來不少人都有興趣研究的課題,而且當中蘊藏不少知識,在物理學中,就有以力學為主的研究範圍。力學的理論複雜,當中又分古典力學和量子力學,這次提及的向心力屬於古典力學。
力學中,不能不認識牛頓運動定律,因為它是發展古典力學的基礎理論。牛頓運動定律是由著名英國科學家牛頓(Sir Issac Newton,1642—1727)提出,共有3條定律,分別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及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不少力學原理,都是以此三項運動定律為基礎呢!
■Tyler小感想
Tyler覺得不拿畫筆畫畫的方法「很特別」,他尤其喜歡根據鐘擺效應完成的作品,他說:「因為我覺得完成後的作品很漂亮。」他曾在家中畫畫,從前都會先用鉛筆起稿,但這次直接塗顏料,不用起稿,就可「將顏料旋轉出畫」,是一次特別的經驗呢!
■觀察小事物
啟發科學原理
著名意大利物理及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i Galileo,1564-1642),在教堂參加禮拜時,留意教堂一盞懸掛的銅燈在來回擺動,起初擺動的幅度很大,後來慢慢變小,雖然幅度有變化,可是來回擺動的時間卻一樣,當時還未有時鐘,伽利略是以自己脈搏規律的跳動來觀察的呢!
■關鍵詞
鐘擺效應 Pendulum Effect
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
放射radiation
牛頓運動定律 Newton's Laws of Motion
文:大海
圖:大海、資料圖片
[常識學堂 第1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