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粉紅色消毒藥水含菌問題愈揭愈多,由金星藥行在港稀釋及包裝的Kam's KS-MED消毒藥水驗出洋b伯克氏菌,其包裝標示「英格蘭製造」,海關懷疑屬假產地拘捕藥行東主,衛生署呼籲勿用這藥水護理傷口。而衛生防護中心自前日接獲醫管局首次通報後,昨再確認多117和11名接受腎臟透析治療病人分別被公院和私院診斷曾染該菌,即共181人受影響,介乎24至100歲。 袁國勇查藥行 驗兩藥水菌同源否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到該行調查,他稱該公司買濃縮粉紅色消毒藥水回來稀釋後再入袋,昨到該行取了原料、包裝紙、機器及空氣等樣本,調查生產過程有否受污染,約兩三天才有結果;另會為兩款涉事消毒藥水的菌樣本作基因排序,以確定是否同源。 韓國曾發生多宗洋b伯克氏菌污染消毒藥水,據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4年底至2015年初,韓國一間醫院的初生嬰深切治療部的葡萄糖酸氯己定驗出洋b伯克氏菌。袁國勇稱,據外國經驗,消毒藥水受污染成因眾多,包括稀釋消毒藥水用的水、包裝物料、機器等含菌,洋b伯克氏菌可對抗稀釋消毒藥水,若稀釋濃度「太稀」或沒儲存在低於25℃環境,都可能有影響。 供應商東主涉假產地被捕 衛生署再接獲醫管局通報,社區藥房及醫院店舖有售的Kam's KS-MED預先包裝消毒藥水,亦驗出洋b伯克氏菌。該消毒藥水含0.05%葡萄糖酸氯己定,其標籤列明非醫藥產品,供應商金星藥行自願回收,並設熱線2392 7537。與衛生署昨採取聯合行動的海關,於金星藥行檢獲495包懷疑附虛假產地說明消毒藥水,估計市值共約990元,並拘捕72歲男東主。 藥劑師:產品未達監管水平成漏洞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稱,產品濃度未達註冊監管水平,不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規管,形成法律漏洞。香港藥學會主席龐愛蘭建議,應確保入口消毒藥水有品質保證,在港生產消毒藥水應有藥劑師監管。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免疫力弱者如腎病患者,不應用沒標示可處理傷口的消毒用品處理傷口或破損皮膚,一般傷口可用生理鹽水(即0.9%氯化鈉水劑)清洗,不需用消毒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