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不同朋友的社交平台都被幾款疑似騙案的廣告「洗版」——名人如郭台銘、李澤楷、吳孟達、譚詠麟等遭遇經濟危機,卻憑某比特幣交易工具絕處逢生;又或意外發現某比特幣交易工具,將之標榜為極速致富良機云云。我無意批判或譴責這些廣告,只是覺得內容透露出的端倪,本身已值得深思。 這些廣告介紹的,是一種以比特幣為本的投資工具,透過類似外匯買賣中的套戥策略,於加密貨幣市場獲利。不過我關注的,是當中提及了某知名銀行欲堵塞此「財富漏洞」,甚至打電話截停。 這部分內容之所以有趣,在於它點出了加密貨幣目前在香港的模糊定位——假如它不合法,那處理的應是官方監管機構,如證監會;假如它符合法規,那何以銀行會出手阻撓?我認為,當中或者牽涉到兩個擔憂。 其一是擔憂這類新穎投資產品或會成為洗黑錢工具,其二是這類投資行為完全脫離於現有銀行體系,假如投資者一窩蜂擁至,會令資金大量流出而衝擊金融體系,這類「離場」的資金短期內不會回到體系當中,但傳統銀行在嚴密監管下,不可能短時間內推出相近產品,以在這場新舊經濟之爭中分一杯羹。換言之,對於在舊有金融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而言,這些以加密貨幣為本的投資工具直接動搖到他們的利益。 然而,我們不是執法者,又非既得利益者,這些資訊當下對大家或者沒有切身影響,但亦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提醒我們要好好裝備自己︰不論是將之視作生財工具,抑或想在它徹底影響生活前作好準備,亦要認真看待,思考如何在加密貨幣這個不能逆轉的科技、經濟大勢中好好自處。 作者 章濤(UDomain 集團主席、無線科技商會永遠榮譽主席) [章濤 財科暗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