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流動充電器未來有望只需水分與陽光即可充電。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副教授吳永豪博士開發出具有「光催化」能力的半導體,加入水中以光照射可進行「人造光合作用」,將水分解成潔淨能源氫氣,並轉化為電能;半導體亦可應用於污水淨化,有助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 吳永豪去年加入城大,今年代表香港獲亞太經合組織頒發「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更是今屆唯一得獎者。這名來自馬來西亞的科學家從植物光合作用找到靈感,自2005年起研究以太陽能分解水,提取氫氣製造可再生及潔淨能源。吳說,現時普遍分解碳氫化合物提取氫氣,分解過程中會釋出二氧化碳,屬污染物之一,未如理想;而太陽能分解水分只會釋出氫及氧,生產及使用都不會污染。 冀3年內商品化 充電器不必駁電 目前研究出10多種不同顏色的光催化半導體,不同顏色半導體吸收不同波長的光,其中黃色半導體粉末「釩酸鉍」(Bismuth Vanadate)的吸光及應用效率最佳。吳說,水分子結構穩定,將半導體粉末放入水中,經陽光照射會進行「人造光合作用」,將水分解成氫氣,儲起及轉化成電能後即可使用。 吳永豪表示,目前正優化半導體至可室內使用,冀技術商品化,料最快3年內應用至流動充電器,屆時只需加入清水就可以產生電力,毋須接駁電源;另外,半導體亦可用於污水淨化,將污水中有機物轉廢為能,並變成可排放的清水。 該項研究獲研資局資助60萬元,於上星期獲亞太經合組織頒發「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獎金2.5萬美元(約20萬港元)。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