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爆煲不斷,已被內地官方列為社會不穩定因素。香港上市的金誠控股(1462)母公司金誠集團,近年來向社會募資,聲稱要在全國建設逾百特色小鎮,結果資金鏈斷裂,全國近4000人受害,涉資逾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集團30多名高層被扣查。有金誠前高級職員向本報披露內地網貸平台操作內幕,指金誠涉在內地高息攬款,圈地建特色小鎮,但至今無一項目建成。不過他堅稱,「如果不是政府一刀切叫停P2P,項目仍有可為。」 明報記者
由金誠集團投資70億建設的龍蝦小鎮,2017年5月在江蘇盱眙縣奠基。要求匿名的金誠前高級職員梁先生(化名)表示,盱眙的小龍蝦相當於陽澄湖的大閘蟹一樣出名,那邊養出的小龍蝦鮮甜爽口,味道好,當地政府與金誠集團合作,應是希望整體升級其產業鏈,通過民間資金推動小龍蝦產業發展,如建設學校培訓人才、養殖、食品加工烹製和推廣。
聲稱逾百建設 實際20個
「金誠向當地政府取得了10萬畝土地,種稻養蝦和蟹,這種生態養殖模式,可以令食物鏈循環。」梁先生表示,金誠通過民間募集到50億資金,購買土地和作為基礎建設,如龍蝦館、酒店、培訓學校等;建成後會搞龍蝦節,吸引遊客觀光,還有部分土地可做房地產,當時項目被一致看好。不過他說:「目前小鎮的地基已鋪好,學校亦已建成一半,龍蝦亦已開始養殖,由於整個集團的資金鏈斷裂,龍蝦小鎮項目可能最終會爛尾。」
金誠集團一共在全國向地方政府取得了逾百個特色小鎮的建設項目,對外聲稱募資700億元。龍蝦小鎮是金誠的其中一個特色小鎮項目。不過梁先生透露,金誠實際開工的特色小鎮項目只有20個,募集的資金200多億,主要是先取得項目土地。「通過向政府誇大項目數量跑馬圈地,由政府的紅頭文件背書,合法取得土地,坐等土地升值。」
官商募民間資金 斥「空手套白狼」
而特色小鎮的合作模式,就是「由政府向農民徵地,然後將地賣給金誠,由金誠向民間募集資金建設,再由金誠經營30年不等的年期,最後交還給政府」。梁表示,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和金誠毋須花一分錢,資金從民間募集,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的財技」。
高息誘投資 4月底爆煲
由於是與政府合作的項目,自然容易取得民間投資者信任,加上目前內地沒太多投資機會,在金誠給出8%至10%的高息下,許多投資者選擇了金誠的特色小鎮城鎮化基金,梁先生說,「許多客戶其實把個這些特色小鎮項目視為房地產來投資。甚至有許多的投資公司和銀行,都有把錢投進這種的項目堙v。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伙伴對伙伴),是內地時興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兩年前起,金誠也如其他一些P2P網貸平台,開始大規模收購和擴張,結果引來管理層注意,其民間募資先後被政府暫緩直至叫停,金誠集團終因資金鏈斷裂爆煲,今年4月底,金誠集團30多名高層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捕。目前金誠的投資者達3800人,損失資金逾200億元。
梁先生和大多數P2P平台投資者想法一樣,政府倘不封牌照,一刀切叫停大多數網貸平台募資,金誠不會爆煲。他認為,這些特色小鎮是真的在建設,如果政府不叫停,金誠是可利用這些資金建成小鎮,隨後通過經營和出售房產獲得收入,償還債務。「這樣的循環周期是沒有問題的。」他說。
梁表示,作為政府,在中央這波整頓網貸平台的行動中並無損失,許多地方政府僅是靠這些項目圈錢,政府只是找了金誠這間公司作為出頭人而已。他說,「政府通過政策先取得農地為儲備土地,再通過項目把土地賣出去。」而最終項目爛尾,公司負責人被捕,「這是你的事,已跟政府沒有關係,反正政府已經收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