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警隊形象低落,示威衝突中「黑警」、「毅進仔」的侮辱說話不絕。教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何家騏說,警方過去幾年曾嘗試改善警民關係,如以社交平台加強溝通,但始終效果有限,「香港警隊架構龐大、轉身較慢,很難緊貼網絡發展。外國的警察『進化』到會玩YouTube Live、與市民實時互動,香港警察能不能?」 公關工作守舊單向 落後外國 何家騏說,警方近年做了大量公關工作,如開facebook專頁、YouTube頻道,以及年輕人流行的Instagram,但都是單向發放消息居多,另有部分「嘉年華式活動」,例如警隊175周年匯演「警民同樂日」,在八鄉設有少年警訊永久活動中心暨青少年綜合訓練營,但「模式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很難真正與年輕人『同行』」。 他分析,警隊過往曾成功建立正面形象,如1970年代成立少年警訊,吸引年輕人認識警隊;1980至90年代打擊跨境罪案等,「是政治、社會、環境配合下成功,經驗不易複製……時移世易,現在大家都認為除暴安良是警方理當要做的」。回歸後,市民不滿中央或港府政策時上街抗議,「尤其是2009年反對清拆菜園村後,陸續出現政治矛盾,從民調結果來看,市民對警隊滿意度在走下坡」,市民對警察觀感夾雜政治情緒,「不是加強溝通機制就可解決,要靠決策者用政治手腕」。 他說,警民關係跌到低點,猶幸尚未波及警察日常執勤。他認為修補要盡快,否則「整個社會都輸」。 (反修例風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