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這次出手扣押外國船舶,或成地區局勢轉捩點。 近期在霍爾木茲海峽沿線的連串懷疑涉及伊朗的攻擊,早已令觀察家憂慮重演1980年代兩伊戰爭期間的「油輪戰爭」(tanker war)。 當年的油輪戰爭造成最少200艘船遇襲,鑑於伊朗反艦戰力有所提升,有分析擔心這次油輪戰爭再臨,情G會更複雜。 伊拉克和伊朗在戰爭期間早已互相攻擊石油設施,後來連中立船也未能免禍,尤以運載伊拉克石油的科威特油輪屢成目標,觸發「油輪戰爭」。華府本拒介入,但因局勢緊張變卦,導火線是1987年5月美軍巡防艦「斯塔克」號意外被伊拉克導彈擊中,導致37人喪生。 美軍同年7月起派戰艦為改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護航,但伊朗未受震懾,更曾以水雷攻擊巡防艦「羅伯茨」號(1988年4月)。美軍還以顏色,擊沉數艘伊朗巡防艦,卻發生擊落伊朗航空客機致290人死的悲劇,其解釋是誤認為執行攻擊任務的伊朗戰機,不過德黑蘭表示質疑。 伊朗戰力增 威脅不容忽視 曾著書解構「油輪戰爭」的學者納維亞斯(Martin S. Navias)指出,伊朗從未達成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目標,亦未曾大幅影響波斯灣石油出口或導致油價急升,有估算更指受兩伊戰爭影響的波斯灣船舶只佔總數不多於2%。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塞爾瓦周二警告,這次情G會是「非常不同」,明言需要美軍出動捍衛區內自由航行。問題是像想挽救核協議的法國等已拒絕加入。有分析指出,伊朗從上次油輪戰爭汲取教訓,完善利用快艇攻擊或騷擾大型船舶的能力,更學會使用吸附雷代替較不靈活和準繩的水雷,威脅不容忽視。不過納維亞斯指出,只要美國及國際社會決心反制的話,伊朗長期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能力仍有疑問。 (BBC/洛杉磯時報/History Toda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