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氣候暖化令到加國近年冬天變得不太冷,致使罕見的蜱蟲(tick)滋生,萊姆病(Lyme disease)亦因而廣泛蔓延,目前若有患者被蜱蟲咬傷,許多公共衛生當局都會直接當作萊姆病處理,毋須先進行測試。
在渥太華,部分住宅區有逾三分之二的蜱蟲帶有可致該種惡疾的微生物,故此公共衛生單位已再無需測試蜱蟲。
渥太華首席衛生官艾治斯醫生(Dr. Vera Etches)指,在2016年和2017年,渥太華逾五分之一經測試的黑足蜱(blacklegged ticks)帶有萊姆病微生物,「增幅達一倍。一旦你發現你所在的地區超過20%蜱蟲帶有可致萊姆病的微生物,那麼我們就無需進行測試。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風險區』」。
這意味茩Y有人身上發現蜱蟲,並認為它已存在逾24小時,那麼患者應服用抗生素預防萊姆病感染,即使沒有檢測該蜱蟲。蜱蟲腸道的微生物移動到唾液腺再轉移到人類需時24句鐘。
3天後,預防性治療不能發揮作用,就會等待至患者出現病癥或讓抗生素有足夠時間變化,致使在測試中能顯現出來,但可能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才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熱和疼痛,以及經常但並非一定出現的紅疹。有時實驗室測試結果所花的時間,幾乎相等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時間。
若不及時治療,萊姆病可致如腦膜炎等嚴重疾病,但艾治斯認為,與其等待由微生物產生的結果,不如盡快以藥物治療。
萊姆病以美國康涅狄格州萊姆鎮命名,於1975年確診首宗病例。它是由黑足蜱和候鳥以及花栗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交叉感染的微生物引起。蜱蟲叮咬雀鳥和小型哺乳類,讓牠們感染細菌,然後當牠們咬下一個受害者時將該疾病傳播。
在10年前,加國確診的大部分個案患者,均是在美國旅行時被蜱蟲咬傷染恙。但氣候變化導致加國南部冬天氣溫和暖,致使跟隨候鳥遷徙到加拿大的蜱蟲現在大多數可於冬季存活下來,從而更迅速傳播可致萊姆病的細菌。
加拿大於2009年開始追蹤萊姆病病例,當時確診或疑似病例有144宗。
據悉,該等個案中只有79宗是在加拿大感染。但到2017年,全國已確認或疑似個案已達1,400多宗,當中三分之二以上來自安省,而大部分個案相信是在當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