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及德國的科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同溫層紅外線天文台」(SOFIA)項目的望遠鏡,在距離地球3000光年的天鵝座堣@個600年歷史的行星狀星雲,偵測到宇宙最古老分子「氦合氫離子」(helium hydride ion,HeH+),印證科學家有關宇宙大爆炸後早期發展的理論。 學者相信,氦合氫是130多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0萬年,由氫、氦等原子經化學反應形成的首種原始分子,其後再促成其他分子的形成,進而使宇宙中產生恆星、行星和星系等各式複雜結構。 1925年,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創造出氦合氫。直到1970年代,研究NGC 7027行星狀星雲的科學家才發現,該處的環境可能適合生成氦合氫,但要偵測到氦合氫很困難,因它被電子撞擊而發出的光,易被其他碳和氫組成的分子釋放的信號遮蓋,科學家始終未能觀測到該分子。 到了2016年5月,專家利用NASA和德國太空中心(DLR)合作的SOFIA項目配備的儀器,終於在NGC 7027行星狀星雲中發現了氦合氫離子。新發現有助學者理解宇宙初期的化學性質和演化過程。研究報告周三(17日)刊於《自然》學術期刊。 (衛報/法新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