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記者協會昨日發表2018年新聞自由指數調查結果,以100分滿分計,受訪市民對新聞自由評分為45分,較2017年下跌2.1分,為指數設立6年以來的新低;至於新聞從業員對新聞自由的評分為40.9分,與2017年相若。民調展開時政府尚未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記協主席楊健興認為,修例將為傳媒以至社會帶來不明朗和恐懼氣氛,令新聞自由進一步受損。 調查未反映逃犯例爭議 是次民調由記協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於今年1月21日至24日以電話隨機訪問1003名市民,另於1月5日至2月28日,以問卷訪問535名不同傳媒機構的新聞從業員。曾主持香港民族黨陳浩天演講的香港外國記者會(FCC)前副主席馬凱,去年遭政府拒絕工作簽證續期,近七成受訪市民認為事件損害新聞自由,新聞從業員認為事件有損新聞自由的比例更達97%。 以10分為滿分、愈低分代表愈普遍計,受訪新聞從業員對傳媒批評中央政府時有所顧忌的普遍程度,評分平均為3.5,較2017年跌0.2,即更加普遍;至於同項目的公眾評分則為3.7,跌0.1。傳媒自我審查的普遍程度方面,受訪新聞從業員評分為3.2,較2017年升0.1;公眾評分為4.3,跌0.1。 業內感批評中央有顧忌更普遍 楊健興表示,公眾對新聞自由評分倒退,是因中央的「紅線」近年已不再抽象,並反映在具體日常事件,例如馬凱事件令不少人認為新聞自由受衝擊。他形容現時情G已非「溫水煮蛙」,傳媒和公眾意識到事態並發聲反對,政府卻不作回應,令傳媒和公眾都有無力感,擔心言論和新聞自由進一步惡化。 記協:中央紅線不再抽象 記協副主席任美貞表示,在馬凱事件後,部分國際媒體開始考慮香港是否仍適合作為機構在亞洲的總部,主要是擔心記者一旦不獲簽證,會影響人手安排,以及擔憂香港是否仍享言論自由等。 對於逃犯條例修訂,楊健興形容會為傳媒、特別是採訪報道內地新聞時帶來更多不明朗因素,因內地新聞常涉敏感議題,傳媒採訪報道時或出於擔心和風險變大,不再追逐內地新聞,新聞自由因此受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