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婚書,是一輩子的承諾。從此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草根收藏家王文君收藏了3000多份中國各地從清代嘉慶時期至今的婚書。他自稱是「收藏幸福的人」。
從清代的手寫紅紙墨書,到民國時期圖案精美的婚書,再到如今民政部門頒發的結婚證,不同時期的婚書見證了歲月變遷。
翻閱茪@份份婚書,王文君感慨道:「一個民族最珍視的東西,常常體現在婚書文化上,而每一份婚書背後則蘊含蚋袨I的文化內涵。」今年56歲的王文君最大的心願就是開一家婚證博物館,與更多的人分享婚書堛漪好與吉祥。
王文君告訴記者,收藏婚書源於一次「淘寶」的偶然。1999年,他在逛路橋古玩市場時,意外發現一份浙江寧波地區民國時期的婚書,絹面上精致的花鳥圖案、清秀的楷書字體、吉祥的祝詞讓他愛不釋手,當即以50元人民幣的價格「淘」了回來,由此開ㄠB書收藏之路。
收藏講究「物以稀為貴」,一張清代咸豐年間的婚書,金粉印刷,長1.52米,寬0.5米,尺幅之大,文字之多,在婚書中少有,也是王文君最珍貴的收藏。「清代的婚書材質質樸,但墨書文采飛揚。」王文君說,一紙婚書可窺見結婚人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會關系等。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王文君介紹,傳統社會堙A中國人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婚媒便成了夫妻成婚前最重要的聯絡人。「因此,婚書上媒人的姓名不可或缺。」
一張陳舊的紅宣紙婚書,封面上書「佳偶天成」。「通過婚書上記載的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和訂婚時間,可以判斷這是一門‘娃娃親’,男方3歲,女方2歲。」王文君說,舊式婚姻都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不曾見面就被決定了一生的命運,甚至「指腹為婚」。
王文君介紹,1912年以後,婚書開始精美起來,色彩豔麗,以豐富的圖畫寓意代替文字,絹質的婚書上多印有寓意永沐愛河的鴛鴦、比翼雙飛的喜鵲、富貴吉祥的牡丹等。
「這幅婚書左、右上方各站茪@個小男孩,手拿丘比特之箭,底下是牡丹和鴛鴦戲水,是民國時期的典型版本。」王文君說,「當時人們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逐漸被接受。」
自1919年五四運動後,婚育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婚書上開始有了男女當事人的照片。「例如上海等地相繼出現了『集體婚禮』這一婚事新辦的風尚,自主婚姻初露端倪。」王文君說。
「新中國成立後,這時候不再稱婚書了。結婚證上的圖案大多為石榴、稻穗、棉花、和平鴿等,文字陳述簡潔明了。」王文君認為更顯進步的是,「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互敬互愛」成為這一時期結婚證的主題。
改革開放以來,結婚證書更彰顯法律文書本質,首次張貼上了夫妻雙方合影照。1991年,結婚證由民政部門統一監制,由以往的獎狀式統一改為護照式,以方便攜帶。2004年起,中國統一ㄔ峇F棗紅色封面的結(離)婚證,增加了水印的防偽標記。
「一紙婚書背後是向來注重『家文化』的中國人傳統精神之延續。」在王文君看來,不同時期的婚書,記載虓酗諈熒仵慞僁E,折射出各地風土人情,猶如一部中國式婚姻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