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是最早發明絲綢的國家,生產絲綢的方法被保密了二千多年,到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絲綢和桑蠶養殖技術才逐漸外傳。
養蠶織絲工序
古代人是怎樣織絲綢呢?原來需要幾十道非常複雜的工序!
1. 養蠶收繭
桑葉切成細條餵養幼蠶,並定時更換乾淨的竹籮。蠶成熟後,就會吐絲結繭。人們會收集和挑選結成的繭
2. 烘繭
將繭放置在竹墊上,並在地面擺放炭火烘烤,可讓蠶絲變得乾燥而經久不壞
3. 繅絲
將蠶繭放入沸水熬煮,用竹籤攪動,變鬆的蠶繭能抽出一根根蠶絲,再纏在繅絲車上紡成絲縷
4. 絞絲
將絲線套在絞絲車上,包緊、拉直,然後轉動一定圈數,取下後扭繞成一束束的絲線
5. 絡絲
織絲綢前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工具整理蠶絲。將整束的絲線纏繞在一根繞絲棒上,形成圓滾滾的絲線球
6. 並絲和捻絲
將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絲合併成一根股線,以掌握絲線的粗細。捻絲是對絲線作加捻,讓絲線更光滑,令絲線更強韌和耐磨
7. 捲緯
絲綢在紡織前,需要將織布機的繞絲棒上的絲線分成經線和緯線(經直緯橫),這樣才能編織。做緯線時,先用水將繞絲棒上的絲淋濕浸透,再通過手搖紡車將絲捲繞在一個木頭梭子(紡織機零件)
8. 牽經
做經線時,可以用軸架式牽引和經耙式牽引兩種方法,將捲絲棒上的絲線,按成品尺寸均勻地捲繞成需要的規格
9. 織綢
將經線和緯線分別放置在織布機上,通過上下縱橫交錯的方式織成平滑的絲綢
10. 印染
白色的絲綢通過染色和印花,就會變得五彩繽紛
傳說由黃帝妻子發明
傳說遠古時代,黃帝妻子嫘(音:雷)祖發明了養蠶織綢。在新石器時期的人已經發現能夠吐絲結繭的小蟲——蠶,並飼養以桑葉為食。他們將蠶繭熬煮,就可以抽出連綿不斷的絲線,這種絲線細長、柔軟,織出的布料光滑、輕柔。到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幾乎所有地方都能生產絲綢呢!
文章、圖片節錄自
《小百科大道理——布》
[常識學堂 第1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