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給予人們的印象是國際大都會,高樓大廈林立,路面車水馬龍。但不知道同學是否知道,香港還有傳統而具歷史意義的一面?從前港島、九龍及新界地區各有傳統的鄉村聚集,但香港開埠以來各項城市化發展,令不少村落被拆卸重建,現存約700條村落主要分佈在新界及離島區,由不同的鄉事委員會管理。
本港各區村落的建立原因各有不同。有本地原居民世代建立的圍村;有300多年前清朝取消遷界令後,由內地移居香港的客家村落;更有些是20世紀中後期建立的非原居民鄉村。不同的村落均承載虓磽a居民的歷史、文化及風俗,成為本地文化的重要特色,如果保育得宜可增加當區居民的歸屬感。以薄扶林村為例,該處的李靈仙姐塔已建立約百年,並設有李靈仙姐誕節慶。村內每逢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舞火龍活動,也有百年歷史,可提高社區凝聚力,並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保育村落文化有助港人了解自身歷史,同時傳承文化,如著名的屏山文物徑,可以讓大家了解本港的宗族文化及圍村特色,前屏山警署(現為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更體現新界發展時期,鄉村地區受英國管治的歷史。這些建築見證了某些重要的歷史發展階段,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如能有效保育,將有助年輕一代了解本港的歷史,有利文化傳承。
讓村落成為旅遊景點
村落的歷史文化特色,更可令該處成為旅遊景點,促進經濟發展。以長洲太平清醮為例,每年節慶日子前後都吸引市民及遊客的目光,讓島上的建築、廟宇、食肆等也成為旅客慕名到訪的景點,展現了香港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大大促進本港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其實,在平衡保育及發展鄉郊地區時,政府也面對不同的困難及局限。首先,本港大部分村落屬私人擁有,部分更涉及原居民權益,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前提下,政府建設或保育相關地區,必須得到村落業主的同意。當各持份者對相關的保育及發展方案未能達成共識時,便令政府施政出現困難。以具有極高生態價值、被稱為「蜻蜓天堂」的大埔沙螺洞為例,政府需要與發展商以換地協議方式,保護該處生境,但當保育方案涉及動用公帑,社會可能需更長時間討論其成本與價值。
就算居民或相關持份者有保育的意向,項目成本也可能超出居民可以承擔的範圍,部分鄉郊地區如荔枝窩,沒有陸路交通到達,水路交通也不方便,令當地的復耕步伐緩慢。另外,對於二級歷史建築馬鞍山村路天主堂建築群,教會早年預算教堂屋頂的維修費用可達數千萬元,無力負擔下將之交回政府,仍然有待地政處及相關部門跟進復修事宜。
活化社區 舉辦藝術活動
要突破上述的困局,推動村民與非政府組織的社區合作項目,是可行的出路。以位於大嶼山西北部的沙螺灣村為例,由於香港國際機場在1990年代興建及啟用,導致沙灘面積減少,遊客大減,間接影響居民生計,令鄉村沒落。沙螺灣村的居民在2018年為了活化社區,與海外慈善組織及本地劇團合作,以藝術、戲劇及導賞等形式,舉辦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包括大型藝術裝置、音樂文化表演、工作坊等。讓公眾再次認識村落的傳統歷史文化,既可以為村落建構另一重文化意義,又可為當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知多點
非遺名錄助保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政府就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特別是具高文化價值和急需保存的項目提供參考依據,以在分配資源及採取保護措施時訂立緩急先後次序。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見表)
文、圖:中學公民教育主任及通識教育科教師 洪昭隆
[通通識 第5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