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研究開展「非急重病人跨境陸路轉運服務」,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跨境轉診,結果惹來抨擊,有市民質疑當局容許內地病人湧港。食物及衛生局昨澄清,措施旨在便利在粵港人,不適用於需救護車轉送的患者。據悉,新安排可由有中港車牌的車輛,直接運送非急重港人病人至屯門及北區醫院,再按情G轉送至病人所屬聯網。有屯門醫院醫生擔憂措施令各區公院進一步迫爆。 指非急重病人 非救護車運送 食衛局發言人表示,政府原則上支持內地指定醫院以普通載客車輛跨境運送非急重香港病人,並向粵港兩地政府申請牌照,此舉旨在便利在粵港人回港就醫或休養,首要考慮是病人狀G是否適合轉送,在這大前提下,措施不適用於需救護車轉送的病人。 綱要亦提到「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被問會否令醫護更短缺,食衛局長陳肇始昨回應表示,政府會監察本港醫護人手情G,不會硬推措施,以免影響公營服務。 現時在內地的急重港人患者,可由內地救護車送到邊境,再「轉車」到屯門及北區醫院。有熟悉醫管局運作的消息人士稱,現行機制下,屯門及北區醫院會接收由陸路送回港的患者,負責初期治療,其後再將穩定的病人轉至居住地所屬聯網醫院,兩院的重建及擴建已考慮大灣區因素,「那些是香港人,不論坐飛機或坐車,都會返來,就算加重服務量都是香港市民」。他表示,若內地人湧港求診可令私營市場膨脹,加劇公院人手流失。 黃任匡:屯院早爆 恐波及其他聯網 任職屯門醫院的「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認為,跨境送患病港人會增加屯院壓力,幾年前起每隔幾日就有一名居內地港人到屯院,現愈來愈多。他說措施「牽一髮動全身」,不但影響邊境的醫院,亦會波及其他聯網醫院,「落得來香港一定不是傷風咳,需一系列檢查及住院」。 醫學會前會長蔡堅不認為大灣區會搶走私家醫生,因早年推出《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都難吸引本港醫生北上。對於內地人湧港求診,他認為不會令私營市場膨脹得很快,「現在要來的(內地病人)都來了香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