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經過5年工程,西九文化區首個表演藝術設施戲曲中心終落成,2019年1月20日正式開幕。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開台日致辭稱,盼戲曲中心上演全國戲曲戲種,將中國戲曲推向世界。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以「五味」形容百感交集,指戲曲中心的場租、租用條款太「辣」,籲業界租場前清楚計算成本。
年輕演員駐場演出
戲曲中心以傳統中國彩燈為設計概念,外牆鋪設逾萬塊「銀葉片」,中心佔地28,164平方米。主要設施包括可容納1073個座位的大劇院、最多容納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專業排演室、演講廳等,另即使不入場看戲的市民都能享用近5000呎的公共空間。戲曲中心大劇院以紫色和金色作主調,樂池在舞台下方,樂師可看到台上演員。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表示,大劇院離地約30米,懸浮式設計可減低鄰近港鐵與高鐵對劇院內部造成的噪音,冷氣通風口亦設於每個座位下方,減低冷氣聲音對演出的影響。
茶館劇場將設3種專場,包括公眾、學生和外國旅客專場,日後在茶館劇場,觀眾能一邊看戲一邊茗茶,並由約20名年輕人組成的劇團駐場演出。
開幕演出《再世紅梅記》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2019年1月21日起,以著名編劇唐滌生的作品《再世紅梅記》作開幕演出,名伶白雪仙為藝術總監,由資深演員陳寶珠和梅雪詩以及「90後」年輕演員擔綱演出。門票早前登記抽籤,逾2.8萬人登記。
唐英年盼全國300多種戲曲全數在戲曲中心上演,傳承和發揚中國戲曲文化。不過,汪明荃形容中心場租和租用條款相當「辣」,劇團租用時需計好成本,平衡開支。香港粵劇商會主席杜韋秀明1月初出席電台節目時指,戲曲中心的租場費加各項費用一天支出達7萬多元,佔戲班總支出40%至50%,中小型戲班難以負擔;而租用高山劇場全日費用少於8000元,僅佔戲班總支出6%至7%。
對於業界質疑場租太貴,茹國烈稱會適時檢討,而自2018年5月接受租場至今,大劇院已確定2019年有約30個劇團的演出,情G理想。他稱,戲曲中心首年只租予戲曲類節目,並要求租用團體公開發售一半以上門票,讓更多觀眾有機會入場欣賞。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粵劇文化保育
粵劇是以粵語演唱和念白的戲曲,糅合文學、戲劇、曲藝、舞蹈及武打,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討論和興建多時的戲曲中心終於落成,究竟業界認為中心能否幫助粵劇承傳呢?
◆期望吸引更多觀眾支持
「這一年我鼓勵大家試租一下,或者真的很好用,能吸引不少新觀眾呢?」——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
「沒有場地,就沒有新人接班,我們需要一個劇場發展,我們沒有自己的地方」,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表示,一直力爭設館,她已租用戲曲中心2019年9月底至10月初的檔期,並鼓勵業界租用新場地「試水溫」,由此吸引更多觀眾。
她指業界心態很簡單,視戲曲中心是自己的家,若最終未能承擔租金,唯有「打回原形」,返回從前場地演出。
另外汪明荃認為西九管理局應設戲曲專屬的藝術總監策劃長遠發展,並於製作上投放資源,以及從小培訓新血,令戲曲藝術持續發展。
◆保育並普及粵劇文化
「戲曲中心並不是粵劇界所要求的專用表演場地,它不單是個劇場,而是一個戲曲保育活動中心;它並非專為粵劇而設,而是為市民大眾而設的。」——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
2016年6月時,茹國烈首次介紹戲曲中心整體設施,強調戲曲中心屬於大眾空間,非專屬粵劇界。他期望戲曲中心成為市民流連聚腳的去處,而茶館劇場兼有飲食和表演,認為可以引導市民大眾學習欣賞傳統戲曲,保育和普及戲曲文化。
◆中層演員欠機會
「不是缺人的斷層,只是沒機會走出來……年輕的上去,(中層演員)上不到又無法下去……這問題很難改,與場地多寡無關。」——年輕粵劇演員譚穎倫
粵劇演員譚穎倫3歲起踏台板,在戲曲中心開幕演出《再世紅梅記》中擔任要角。他認同戲曲中心能開拓更多演出場地,助業界發展,惟難以全數改善業界問題,如粵劇界一群中層資深演員在戲行載浮載沉,缺乏擔綱機會,階層流動不足。
◆粵劇與戲曲中心(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及說明本港粵劇業界正面對的兩項挑戰。
答題示意題
粵劇業界的兩項挑戰(圖)
◆延伸回應題
(2) 「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增加香港青少年的身分認同。」你多大程度上同意此說法?
解題
?回答「多大程度」題目時要表達清晰立場,提出多角度的論點,輔以具說服力的論據,並兼顧正反雙方的意見
?不要用「一半同意」、「還算同意」、「某程度上同意」等立場含糊字眼
答題示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育
香港非遺項目包括粵劇、奶茶、道教儀式、舞火龍、盆菜、涼茶等(圖)
顧問教師:古俊彥老師
[通通識 第5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