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若開邦過去數年羅興亞危機嚴峻,近期出現新戰線,由信奉佛教的若開族組成的「若開軍」跟緬甸國防軍的衝突愈趨激烈,上周五(4日)若開軍偷襲4個警崗,殺死14名安全部隊人員,緬甸軍方隨即派兵報復。新一輪衝突除了令羅興亞難民更難重返若開邦外,學者亦擔心會令緬甸族群衝突進一步加劇。
若開軍(Arakan Army)在緬甸獨立日當天分頭襲擊4個警崗,殺死14名安全部隊人員,搶走武器和一批彈藥。若開軍發言人認責,指有3名士兵陣亡,翌日宣布按國際法對待戰俘方式釋放14名邊境警員和4名平民女性。4個警崗附近村莊的村民隨即逃走避難。
襲警崗殺14人 奪武器彈藥
緬甸軍方發言人佐敏吞(Zaw Min Tun)確認遇襲,指另有9名警員或軍官受傷,資訊部則確認有40件火器和逾萬發彈藥被奪。緬甸軍方隨即派兵搜索若開軍報復,據報曾發生激烈戰鬥。
若開邦近期不時發生血腥事件,皆被懷疑是若開軍所為,例如首席部長的車隊在元旦遭地雷襲擊、有份參選國會的政黨「若開族爭取民主同盟」一名創黨成員上月底在家中被刺殺,反映被攻擊對象不限軍隊,還涉及參與緬甸國家事務的若開族政治人物。若開軍發言人質疑緬甸軍方一面跟其他族群停火,一面加緊行動想消滅若開軍。若開軍發言人說:「若開邦是我們的。若緬族回到他們的地方便不會再有戰鬥。」
曾任緬甸總統顧問的歷史學家登敏吳(Thant Myint-U)上周四在Twitter評論警告稱:「若開族重要武裝力量近年冒起,代表?緬甸武裝衝突形勢出現這世代其一最大的轉折。」
專家:緬甸武裝衝突形勢大轉折
緬甸自1948年獨立起即長期陷入內戰,以緬族(Bamar)為主的軍方跟邊陲的不同少數族群民兵斷續交火。除了羅興亞人問題外,緬甸近年最暴力的衝突主要發生於東北部的克欽邦和撣邦,這次成為焦點的若開軍亦是在克欽邦發展起來。IHS Janes' 安全分析師戴維斯(Anthony Davis)指,若開軍自2015年起開始偷運武器和士兵回若開邦。他們活躍於緬甸跟印度和孟加拉的邊界地區,有份跟羅興亞人民兵戰鬥,但也惹來緬甸軍方狙擊。
若開邦在2016年跟克欽獨立軍(克欽邦)、德昂民族解放軍(撣邦)和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撣邦)組成「緬北聯合陣線」,聯手抵抗軍方和爭取民族自決。緬甸軍方上月21日宣布在克欽邦和撣邦停火到4月30日以作談判,但未包括若開邦。「緬北聯合陣線」上月27日發表聲明,警告如果緬甸軍方不停止在若開邦的軍事行動,陣線其他成員不會遵守停火。(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