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中其中一重要概念是「自我發展」,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發展自我概念的過程。當中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如外表及性別,也有後天因素如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和社會環境等。
文: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通識科教師邱兆麟
美國心理學家哈利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提出「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對青少年的自我發展十分重要,而影響青少年最大的「他人」通常是父母或擔任父母角色的主要照顧者。一般而言,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影響會隨一個人的年齡增長而減少,但因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在個人成長的早期影響極大,而幼年及兒童期對人的性格和自我形象的影響深遠,所以人們即使到了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對他們的影響仍然十分明顯。
父母「情感失能」影響孩子
近年,坊間有「童年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這說法,指家長長期在情感上忽略孩子需要。這不一定代表父母不愛孩子,而是指他們情感上沒能力回應孩子,或者用了不合適的方式回應。提出「童年情感忽視」的美國臨H心理學博士鍾妮斯韋伯(Jonice Webb)以多年執業及心理學研究經驗,寫成《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一書,書中舉出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以及他們對孩子的影響:(見表)
上述不同類型的「情感失能」父母,會對孩子造成不同影響,例如孩子難以融入群體、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經常不切實際地自我評價、虧待自己、自責、缺乏紀律等。例如傾向「不切實際地自我評價」的孩子,往往放大自己的缺點、看輕自己的優點,這問題往往與自戀型或成就導向型的教養方式有關。
「復修練習」助彌補影響
上述的12種父母在中西社會比比皆是,那是否所有孩子都有問題?當然不是。作者提出「童年情感忽視」這議題,是想再三提醒讀者不要將問題歸咎於自己成長的家庭,而要嘗試修補童年情感忽略的影響,令自己的人生有所改變。
書中亦針對不同的童年情感忽視影響,建議復修練習方法。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總有不完美地方,我們能夠做的不單是找出問題,而是學習從問題中解放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這也是通識科研習「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的實際用途。
■知識增益
野放式育兒
近年西方國家有人提出「野放式育兒」(free-range parenting),鼓勵家長因應孩子的年齡減少管教,孩子應做獨立決定。倡導「野放式育兒」的美國作家Lenore Skenazy認為,允許孩子有時無人監督,有助他們成為更好的成年人。
美國猶他州2018年5月起允許孩童在無人監督的情G下在外活動而父母不會被檢控,是全美國第一個「野放式育兒」法案生效的州份,而孩童的年齡並沒有定義。
新法規定任何無人監督的孩童必須顯示心智成熟,且具有良好的判斷能力。法案沒有具體規定適用對象的年齡。州長赫伯特(Gary Herbert)發表聲明指猶他州的「野放式育兒」法案是以常識立法的範例,他們相信父母比其他人更了解也更愛自己的孩子。他說,「負責任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就像個孩子,而不是一直做(時刻監管和保護子女的)『直升機父母』」。
[通通識 第5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