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有鳥友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侏鸕鶿。專家表示,百餘年前國內文獻曾記錄到該鳥種在內地分布情況,但此後一直是疑問鳥種,此次發現刷新中國鳥類記錄同時也解答了歷史疑問。 發現侏鸕鶿的瑪納斯鳥友劉忠德告訴記者,約一周前,他就發現了這群「鸕鶿」,約40隻,但並未在意。20日上午,當他再次路過這片濕地時,發現這群「鸕鶿」居然停落在蘆葦稈上。「這絕不是普通鸕鶿。」有多年觀鳥經驗的劉忠德說,普通鸕鶿體重兩公斤左右,蘆葦承受不了牠們的重量。 仔細觀察,這種鳥比普通鸕鶿小1/3,大概45厘米長,身體顏色是金屬光澤的深棕色,嘴巴沒有普通鸕鶿長。經新疆觀鳥會鳥類記錄委員會辨認後,認為這是侏鸕鶿。隨後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趕到現場,觀察確認就是侏鸕鶿。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鳥類專家馬鳴說,侏鸕鶿在全世界都是稀有物種,在歐洲也是點狀分布。如今這一稀有物種在新疆大量出現,實屬罕見。 根據觀察,侏鸕鶿之所以11月下旬出現在新疆,也許是遷徙途中受氣候影響迷途,也可能是尋找新的越冬地。瑪納斯河流域濕地冬季有不凍水域,且有食物來源,周邊又有蘆葦可以隱藏,比較符合牠們越冬生活環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