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十月至十一月是落花落葉之秋,更是洛花豐產的季節。洛花又名洛神花(或洛神葵)、玫瑰茄、紅葵等,有人用洛神花來寄寓愛情既酸又甜的滋味,大概因為此花色澤通紅而味酸;有人用來寄寓純真、希望、信仰、等待等意思,這大概是因為此花有洛神的名字了。
洛神之血化成紅花
洛神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其實與紅色的花並無牽連,清代有學者撰寫《十二月花神議》,也沒有把洛神封為哪一種花、哪一個季節或月份的神。此花色紅如血,於是被一些民間戲曲唱成是溺於洛水的宓妃,後化為洛水之神,而紅花就是洛神之血幻化成的燦爛。正因如此,後來廣傳的花語也帶了人們對洛神的信仰、愛慕、追求與等待。那麼,最初人們對洛神的情感何來?
宓妃出自《楚辭》 曹植寫洛神嫵媚
洛神最初出現於屈原的《楚辭》。屈原於《離騷》稱洛神為神女宓妃,比喻為高潔、令人嚮往的隱士。在《楚辭》的另一篇《天問》中有一故事:宓妃本是洛水之神,為河伯之妻,河伯有一天化作白龍,游於水旁,后羿射河伯,最後娶宓妃為妻,而天帝更是默許此事。而後來曹植《洛神賦》,寫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正是體態輕盈,如受驚後翩翩飛舞的鴻雁,體態線條柔美,如同空中遊玩的龍,容顏更是明亮動人,似盛開的秋菊、春天繁茂的松樹。此賦盡寫了洛神的嫵媚,使人對洛神有更多美好的幻想,使後來唐代、明代不少戲曲都寫洛神是河伯、洛伯甚至更多神仙追求的美女,而洛神像徵希望、情愛的幻想,亦與洛神花花語結合。
除了看耳熟能詳的楓葉之紅,看完這篇後,也希望大家在清秋時想起洛花洛紅。
■洛花食譜
雖然我們多稱其為「洛神花」,但其實食用的部位並非花朵,而是肥厚多汁的花萼。
花茶
不少人都會覺得洛神花過於味酸,正因它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等,因此,配合其他食材味道更佳,亦有不同保健效果。例如將洛神花、菊花與杞子在熱水浸泡約5至10分鐘飲用,可在乾燥的秋天滋潤身體;把洛神花與山楂乾同煮約3分鐘,茶涼後更加入蜂蜜,可以促進腸胃消化。不過此花性質偏寒涼,體虛者、生理期或妊娠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果醬
先將40顆花萼切碎放入煲內,加入約300毫升清水加熱並攪拌。切記火力不可猛,更要不停攪拌以防燒焦。10分鐘後可加入約10湯匙蔗糖一起攪拌。離火後,趁果醬還熱倒入玻璃瓶,收緊瓶蓋,倒立約5分鐘後再正立,冷卻後放進冰箱。洛神花顏色艷紅,除了做果醬,汁液也很適合作為天然的食物茼熅砥C
文:吳皓妍(語文教師/手作店「字裡花間」(Flowwords)店主)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