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九龍西補選結果塵埃落定,工黨李卓人以逾1.3萬票之差敗予建制派陳凱欣,得票9.3萬,較姚松炎於3.11補選時少約1.2萬票。李卓人選後強調民主派要深切檢討,聆聽不投票選民、包括本土派的聲音。他昨接受本報訪問時承認多人被取消參選資格(DQ)後,不少年輕選民已認為無人可代表他們,也不會投票給民主派,民主派要探討方法,為這些選民發聲。他相信民主派和本土派仍有共同語言,縱使彼此理念有不同,但冀兩派尋找共通點,而非聚焦分歧。 今次補選投票率與3月補選相若,李卓人說,在投票當日下午已知道選情危急,因投票率未有高於上次補選,當時已覺得未必有勝算。對於今次落選,他相信是在爭取外傭權益和以往曾支持修改《議事規則》等不同議題上流失游離票,亦未能爭取選民出來投票支持自己。 形容DQ「萬惡之源」 致年輕人失代表聲音 李卓人形容,在政治光譜「碎片化」之下,民主派和本土派在比例代表制本可「共生共存」,但DQ是「萬惡之源」,令年輕人失去代表聲音,他亦理解這些選民覺得民主派代表不了他們。大部分民主派既不支持自決,也不支持港獨,如何可與這些派別溝通?李卓人認為彼此仍有共同理念,舉例提倡港獨的民族黨被取締後,「整個民主派出來(遊行聲援)」,強調民主派也願意支持他們,即使理念有不同,但在自由等原則問題上仍能合作。 稱民主派倘擁抱本土派 將顧此失彼 有意見認為本土派不會支持民主派,原因是民主派過去多次在言行上與本土派「割蓆」。李卓人承認,每人在比例代表制下都要照顧其支持者,若民主派全面擁抱本土派的理念,本身的支持者亦不會認同,出現顧此失彼的困局。李卓人認為,在DQ浪潮下,無論民主派和本土派都要思考如何可令本土派的聲音獲得代表,舉例民主派可多與本土派溝通,減少本土派眼中民主派的「原罪」,本土派亦可嘗試尋找能為他們發聲而不會被DQ的人。 李卓人認為,民主派面對的問題不是數個月時間便可解決,而是需要一兩年,讓整個民主派「解結」。他相信,區議會工作和地區議題可以是民主派和本土派合作的契機,若有本土派參選區議會亦樂見其成,因在區議會內難單打獨鬥,兩派合作空間會更大。 明報記者 梁智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