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山三食」這個標題,並非時下旅遊飲食團的廣告或菜單,而「中山」,也不是指現在廣東的「中山市」,而是活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山國(今河北省定縣、唐縣一帶)。她處在趙國與燕國之間,是個不算強大的諸侯國。以下說的,是記載在《戰國策》、《說苑》等書中,中山國與飲食有關的三個故事,當中涉及的人性與事情,也足以發人深省。
分羹不均而亡國
中山君主宴請群臣,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其中。由於羊羹沒有分給他,他一氣之下,便跑到楚國去,還成功說服楚王攻打中山國。就在中山君逃亡時,有兩個人提?武器跟在他身後,中山君問:「你們幹嗎?」兩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曾餓得快死,你賞食給他。父親臨終時說:『中山君若有危難,你們一定要以死相報。』所以我們特來為你效命。」
中山君聽後仰天長嘆,說:「施與不在多少,而在於受者正處於危難之時;仇怨不在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也因為一壺熟食得到兩位勇士啊!」
將軍攻國吃兒子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攻打中山國,恰巧他的兒子正在中山國內。中山國人懸掛樂羊的兒子給樂羊看,可是樂羊並沒有因此而減弱進攻的意志,反而更加猛烈進攻。中山國人於是將樂羊兒子烹後作羹,送給樂羊,樂羊竟然一杯盡吃。中山國人看到了樂羊的「決心」,不忍心跟他對戰。於是,樂羊拿下了中山國。
故事未完,有道「虎毒不食子」,魏文侯雖然獎賞了樂羊的戰功,卻懷疑起他的心腸來。
君主要獨吃臣肉
司馬x想趙國替自己謀求在中山國的相位,但給同僚公孫弘洞悉了。公孫弘對中山君主說:「身為臣子,利用大國的威勢為自己謀求相位,在君主看來,這種人怎麼樣?」中山君說:「我會吃他的肉,且不把肉分給別人。」司馬x聽後急忙叩頭認罪,說:「臣下自知當死!」
這個故事有趣之處在於,對人之怨恨,可以用「食其肉」來報之,而且,彷彿要「全食」而「不以分人」,才可泄消心頭之恨,即使身為君主,竟也說出這樣有失人道與身分的話,可見人之報復心理,實在難以言喻。
生活反思
人的報復與決心,有時會超越了正常人道、倫理等規範與底線。三個與食有關的中山國故事,透視了人性可惡、可悲,亦可憐的一面……
作者簡介:資深中學中文科教師
文:袁漢基
圖: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