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時閱讀出卷者的心意
問︰蒲sir,您常說閱讀是猜測的遊戲,我今次可猜不到了。
答︰不要這麼輕易被打沉,說來聽聽?
問︰2018卷一有一問︰
綜合〈孤獨的理由〉一文,最能說明本篇主題的是︰
A. 人生的基調和宿命就是孤獨。
B. 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孤獨理由。
C. 關懷讓人可承受人生的孤獨。
D. 理解無助於紓解人生的孤獨。
老師您的選擇是?
答︰不如你先告訴我你選了什麼?
問︰我選的是B。題目不是孤獨的理由嗎?自然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孤獨理由。
答︰合理。但不代表這是最好的答案,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答案無助於你取得分數。答對2分,答錯0分,不能掉以輕心。讓我們逐步推敲答案吧,首先,最沒可能的是哪個選項?
問︰應該是D,完全不合理。例如,老師您的理解絕對有助於我紓解人生的孤獨。
答︰乖孩子。對,我想最大的困難是為什麼A、B皆非答案。全文的基調確實都圍繞孤獨,但A、B的特徵相同,都只是陳述,沒有正面的價值判斷。
◆選取的文章,主題必定正面、積極
問︰記得老師說過,主題即主旨,包括文章的立意,文章既能獲選為考材,必須有正面的價值觀,能夠予人啟發。
答︰說得好。立意,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一般而言, 立意必須健康、正面、積極(特別是考試的時候),例如:宣揚真(追求知識)、善(道德情操)、美(藝術欣賞);熱愛生命、追尋理想、注重誠信、呼籲彼此關懷、大愛無私等。不宜消極、厭世,也不應該鼓吹不勞而獲,主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
問︰根據老師說法,那麼我不必翻看原文,選擇C已可即取兩分?
答︰雖不中亦不遠。但我們不可掉以輕心,必須拿原文作印證。關乎文章主題,一般必須重點留意首段和末段。首段或開門見山,交代文章主旨;末段則「卒章顯其志」,總結全文重心。請翻到文章末段,作者說︰「既然孤獨是一種宿命,那麼再多的解釋都是沒有意義的。」你很容易會理解為A(人生的基調和宿命就是孤獨),但請注意,此句全沒立意。作者接?說︰「你讓那長?厚繭的大手握住,讓他疏散他的孤獨……」,立意出來了,關懷、諒解、親近都已成理,於是C必然是無誤的答案,我肯定。
問︰如果錯了呢?
答︰豈有此理!別說些談不上立意的話好嗎?
文:蒲葦 - 資深中學中文、文學科主任、教參書編者、大學中文教學顧問。著作包括《我要做中文老師》、《「說話考試」不離題》、《DSE中文科16課必考文言範文精解》等。
[語文同樂 第3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