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推進創科新措施及智慧城市項目,創科局長楊偉雄昨日表示,其中「數碼個人身分」(eID)的進展良好,政府會帶頭推行電子政務,料最快2020年中會有25項最常用政府服務接入系統,包括申請公屋及居屋、車牌續牌等。 2021年3000款政府表格可核身分 由特首領導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於2017年底成立,楊偉雄昨日透露,督導委員會成立至今共召開4次會議,由特首親自主持,每次平均討論4至5項議題,包括開放政府數據、政府創新政策、定期檢視智慧城市藍圖進展及八大創科發展方向等。為跟進督導委員會的工作,今年第二季成立了「智慧城市辦公室」,其中落實了更新採購政策、制訂開放政府數據年度計劃及發展eID。 楊偉雄表示,智慧城市的工作有一定難度,他以用作核實個人身分的eID為例,要在保密及不侵犯個人私隱的情G下,取得並以大數據整合市民資料最難,「全世界都係得愛沙尼亞一個國家在用」,因此需時工作,但已取得一定進展。創科局常任秘書長卓永興補充,政府會帶頭將電子政務接入eID,料最快2020年中,會有25項最常用服務接入系統,包括申請公屋及居屋、車牌續牌等;而2021年中,3000款政府表格可透過eID核實身分。 指智慧城市「政府有做 非只聞樓梯響」 對於市民普遍未能感受到智慧城市成效,楊偉雄說,「市民可能看不到,但政府有做洁A不是『只聞樓梯響』」,他期望eID推行初期「行得順」,會陸續向私營機構推廣,目前已向醫管局及金管局接觸,反應正面。醫管局發言人證實,創科局曾就推行eID向他們接觸,有關措施現時仍屬研究階段;金融界別則在截稿前未有回應。 另外,楊偉雄又提到多項去年推出的新計劃反應熱烈,包括「博士專才庫」,一個月內已批出124宗申請,涉及金額逾5600萬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推出一個月亦已有115個課程申請登記,現已批出54個;「科技券計劃」推出23個月批出1.6億元,「用錢的速度遠超預期」;去年中推出,鼓勵政府內部使用創新科技的「科技統籌(整體撥款)」,一年已批出40個項目,涉款2.8億元,「用得非常快」,因此今年的《施政報告》「加碼」注入5億元。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