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周一發表報告,指現時全球平均氣溫已經較19世紀中期工業化之前高出1℃,預計最快到2030年就會到達各國之前共識訂立的1.5℃關鍵水平,並正朝升溫3℃的「不宜居」水平進發。報告用前所未有的強硬措辭警告,要避免氣候災難發生的時間已經無多,各國社會和世界經濟必須立即展開「規模前所未見」的重大轉變,以免全球氣候失控。
在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前,近10年的科學研究都假設,氣溫水平超過工業化前2℃,是安全極限。來自40個國家的91位作者和評審編輯,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在通過《巴黎協定》時發出的邀請,撰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IPCC 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昨日在韓國發表。以往科學界認為地球可承受升溫2℃,但最新報告將警戒線提升,指升溫1.5℃已足以嚴重影響人類存活。
IPCC收緊警戒線
修訂2℃極限說
這份400頁報告花了3年時間分析6000份文獻和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暖化的影響比原先預期來得快,衝擊也更大。報告警告,按當前溫室氣體排放程度,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增幅最快將在2030年突破1.5℃,最晚也不會超過2052年。報告強調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升溫1.5℃而不是2℃或以上,可以避免的一系列氣候變化影響。例如,到2100 年,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而非2℃,全球海平面上升可減少10厘米;與全球升溫2℃導致夏季北冰洋沒有海冰的可能性為至少10年一遇相比,全球升溫1.5℃則為百年一遇。
控制升溫每年需耗18.7萬億
IPCC強調,要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下仍有可能,但人類要在四大範疇——能源、工業、土地使用和城市管理上實行「快速而深遠」的前所未有轉型。報告提出可能達成目標的辦法,包括從2020年開始大幅減少能源消耗、快速轉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迅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年前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水平減大約45%,並於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報告稱,允許全球溫度暫時超過或「無意間超過」1.5℃,意味荓N需更加依賴可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技術,但技術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大規模驗證。此外,要將暖化維持在1.5℃或以下,直到2035年每年平均開支將達到2.4萬億美元。
大幅減排 2050年盼達「碳中和」
IPCC聯合主席、南非德班環境規劃和氣候保護部門負責人羅伯茨(Debra Roberts)說:「接下來幾年可能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時期。」科學界對報告普遍表示歡迎。倫敦大學學院氣候學家馬斯林(Mark Maslin)說:「到本世紀末,歷史學家回看時會認為此報告是展現21世紀新視野的一刻,為地球帶來更安全、可持續和平等。」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氣候變化首席顧問科爾內留斯(Stephen Cornelius)說,報告提到目標和解決辦法,現時缺少的是各國政府的行動和決心。
波蘭12月將舉行氣候變化大會,屆時各國政府將審視《巴黎協定》以應對氣候變化,《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將會是大會參考的重要科學文件。(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