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全港30處海灘和污水排放地點的海水,含有7種常用於防曬霜的紫外線吸收劑,同時從本地7個魚排的魚、蝦和貝類等海產體內,檢測到吸收劑。研究亦顯示,與人類基因近七成相似的斑馬魚,食用了受吸收劑污染的蝦後,有可能產出畸形和發育異常的胚胎,反映吸收劑亦有可能影響人類生殖能力。領導研究的浸大化學系副教授梁士賢建議市民,盡量使用天然礦物防曬劑,亦應避免持續食用同一來源的水產,並促使政府嚴格規管個人護理產品的化學成分。
紫外線吸收劑 能干擾內分泌
2013年起,研究團隊在香港30處海灘和污水排放地點取得海水樣本,包括西貢、港島南和屯門的沙灘,以及維港、吐露港和屯門西的污水排放地點,從水樣中發現7種常用於防曬霜的紫外線吸收劑,其中能干擾內分泌和具生物累積性的二苯甲酮(BP-3)、桂皮酸鹽(EHMC)和奧克立林(OC)含量最高。吸收劑含量最高的沙灘則於西貢,每公升水有逾400納克吸收劑。
研究團隊亦從本港7處魚排取得魚、海膽、青口、蝦、螺等海產,檢測到每克海產內含有3.1至51.3納克的紫外線吸收劑,其中石澳大頭洲魚類吸收劑總含量最高,惟結果未有顯示哪類海鮮有較高含量。
浸大研究 抽驗7魚排海產
鑑於紫外線吸收劑為新型污染物,國際上對吸收劑含量未有相應的影響指標,團隊以科學化方式作生態風險評估,發現海產中的二苯甲酮和桂皮酸鹽危害指數分別達2.6和3.29(指數達1或以上有較高可能造成生態風險)。
多種吸收劑混合影響更大
另外,研究將海水樣本含量最高的3種吸收劑混合,調製模擬水體,以飼養豐年蝦,並用受污染的豐年蝦飼養與人類基因近七成相似的斑馬魚,發現吸收劑會產生「混合效應」,令食用了豐年蝦的斑馬魚,身上吸收劑濃度是單一吸收劑的4.2倍,梁士賢解釋,「1加1加1不是等於3,會有個倍數增加上去,這些水產面對的污染物,可能大大超過我們想像」。
人類或經食物鏈攝取
斑馬魚食用受污染豐年蝦47天後,魚卵質量亦下降,產下畸形或發育異常魚卵(見上圖);暴露於吸收劑的魚卵24小時死亡率,亦由以清水作控制組的10%顯著上升至近60%;72小時孵化率亦明顯下降,由控制組的80%下降至近30%。研究以此推斷,生物受吸收劑污染後,或經食物鏈影響人類生殖能力。
避免持續食同一來源水產
梁士賢建議公眾減少使用含吸收劑的防曬品,轉用含二氧化鈦 (TiO2) 等天然物料的產品,亦建議公眾避免持續食用同一來源水產,「盡量不要每日都吃同一種東西,要選一些不同地方」,並稱愈年長的魚,吸收劑累積量相對偏高,對人類影響亦較高。梁希望政府更嚴格規管個人護理產品的化學成分,並改善現時以沉澱為主的污水處理方法,「一些氧化方法可嘗試將頑固的紫外線吸收劑完全降解,這可能是唯一途徑將它完全移除」;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在科學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
環保署:正了解影響
本報昨向環保署查詢會否考慮禁售有污染海洋成分的防曬用品,環保署發言人回覆,會了解有關大學的研究報告對香港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