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加拿大消費者到商店買魚或到餐館用膳時﹐所食用的海鮮有可能近半是貨不對辦。本想吃白吞拿或鯧魚(butterfish)﹐最終到肚的卻是有海鮮瀉藥之稱的油魚(escolar)。單在多倫多,這項調查顯示有72%的餐館出售的海鮮是是貨不對辦。
組織Oceana Canada在全國5個城市(多倫多、溫哥華、維多利亞、渥太華和哈里克斯)共177間零售店及餐館﹐收集的382份海鮮樣本中﹐有近半是被錯誤標籤。當中以鯛魚(Snapper)、黃尾(yellowtail)及鯧魚的情況最嚴重。所有被抽取的樣本都被魚目混珠。
其次就是鱸魚(seabass)﹐錯誤標籤的比例達50%﹔p魚(sole)、吞拿及比目魚(halibut)則分為42%、41%及34%。這些海鮮經常被人以油魚、鯽魚(tilapia)或 日本鰤魚(Japanese amberjack)取代。
Oceana Canada的萊文(Julia Levin)表示﹐貨不對辦的問題不但令消費者多付金錢﹐而且還涉及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態。如消費者因錯誤標籤而食用了可致過敏的海鮮﹐後果便不堪設想。
Oceana Canada從魚類樣本中抽取DNA﹐再將結果與加拿大食品檢查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的魚類列表對比﹐卻發現有當中44%的樣本與標籤不符。當中有52%的錯配出現在餐館﹔22%發生在商店或市場。
Oceana Canada在多市抽取的96個樣本中﹐有57個貨不對辦(佔60%左右)。57個樣本中又有73%是以平價海鮮代替貴價貨﹐如以大西洋三文魚代替卑詩三文魚或帝王鮭(Chinook Salmon)﹔黑線鱈(Haddock)則當成鱈魚(Pacific cod)。
57個被魚目混珠的樣本中有33個(58%)更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如以亞洲鯰魚(Asian Catfish)當作p魚﹔鯽魚則當紅鯛魚出售。
紅鯛樣本全部名不副實
魚目混珠為謀豐厚利潤
更有甚者﹐在多市收集的14個標籤為紅鯛魚的樣本﹐全都貨不對辦。其中一個所謂紅鯛魚的樣本﹐但其實是白斑笛鯛(twinspot snapper)。該魚類因會令人中雪卡毒(ciguatera poisoning)而在部分國家被禁售。
有魚販認為﹐海鮮錯配或只是純屬意外﹐皆因全球海鮮供應鏈相當複雜﹐由漁民捕取漁獲後﹐直至送到商店出售﹐經過多重處理程序﹐很易出錯。
但萊文則認為﹐大部貨不對辦的情況是人為刻意做成。目的是以平價魚代替貴價魚﹐圖取更豐厚的利潤。不過﹐問題未必出在出售海鮮的商店或餐館﹐相反他們可能也是受害者。
Oceana Canada敦促聯邦政府﹐收緊海鮮標籤的規格﹐與歐盟看齊。而歐盟要求所有魚類必須展示學名、捕捉方法及其他相關資料。有研究顯示﹐當歐盟實施更嚴謹的標籤格式後﹐魚目混珠的情況亦隨之減少。
此外﹐該組織亦希望CFIA可推行追縱系統﹐海鮮由被撈獲開始至被送到商店或餐館的過程中﹐都可以追蹤相關資料﹐令整個供應鏈更具透明度。
CFIA則表示﹐目前正審視該份報告﹐但對於Oceana Canada建議推行追蹤系統﹐則不願置評。
但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副教授漢納(Robert Hanner)則認為Oceana Canada的報告有跨大之嫌。他指出﹐CFIA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間﹐向入口商、處理商及零售商抽取114個樣本作測試﹐發現當中只有6%是貨不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