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科學家在內蒙古發現1.26億年前哺乳動物化石,命名為「混元獸」。科學家認為「混元獸」擁有真獸類和後獸類混合特徵,推測是人類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 新華社報道,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畢順東教授的中美古生物團隊在內蒙古發現最完整的白堊紀哺乳動物,距今1.26億年。國際科學期刊《自然》昨日刊登研究,標本於內蒙古寧城地區義縣組下部地層發現,保留完整骨骼化石外。團隊還首次發現中生代哺乳動物完整的舌骨器,可以應用到進食、咀嚼、發聲、醫學和基因等研究。 擁胎盤有袋兩特徵 命名自東漢《論衡》 科研團隊指出,混元獸同時混合胎盤類的真獸類及後獸類特徵,中國科學院建議將其命名「混元獸」,取自東漢《論衡》中的「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元氣之始也」,代表其雙重特徵。 不過,研究員指中國袋獸與混元獸均為早期真獸類,並非有袋類動物祖先,而是人類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新發現有助研究袋鼠等有袋類哺乳動物起源及演變,或推翻有袋類動物起源於亞洲再傳到北美洲的說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