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髮鬢動!那烏黑亮麗、柔順的長長秀髮,輕曳着!」
這個,不時在大小媒體看到的美髮廣告畫面。
頭髮,除有調節體溫及保護頭部作用,可遮擋陽光避免曬傷頭皮外,它還影響着我們給人的觀感印象,而每當頭頂上之青絲黑髮,逐漸殞落,令頭顱終成「光明頂」,這些煩惱絲或多或少也會帶給你我不便,甚者更視為困擾。這次從中、西醫角度,拆解煩惱絲背後,煩惱是從何來!
撰文‧馮詩雅 攝影‧李浩賢 圖片‧法新社
正常人每天會掉五十至一百條頭髮。彭醫生指若多過此數,便問問兩星期前,是否發生某些突發事件。如升職、裁員、中六合彩、搬屋及小朋友考試等。因為有可能因這些事而令患者出現壓力,而導致大量脫髮。
何謂脫髮?
彭志宏醫生指,脫髮是沒有一個標準。一般脫髮,分為七個階段。如要用科學化的量度標準,要先把頭髮剪短再去量度,一般人每一個平方厘米,有一百至一百五十條頭髮,而當中的一百條頭髮是粗壯的。如少過五十條,便會明顯看到稀疏。就算有一百條頭髮,但如果髮絲屬幼身,都是會顯得稀疏。而中國人是較容易露出頭皮,因髮色是黑色、頭皮與黑色造成反差,令人覺得不夠頭髮。相反外國人金髮,就算有「漏洞」也不太察覺,故要中國人處理頭髮,相對要求更高。
脫髮是病嗎?
花開花落,隨着年月,世事萬物由盛轉衰,像我們的頭髮亦如是,年少時烏黑濃密到白髮蒼蒼、脫落光禿是自然不過的事。但仁安醫院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彭志宏指,隨着都市化生活,常面對不同的生活壓力、飲食和生理機能等等不同方面改變,並根據臨牀上所處理的個案,發現有脫髮情況的人,較從前有年輕化趨勢。他說:「以前是四、五十歲才出現脫髮,現在十多歲已有脫髮,而二十多歲脫髮的個案更是常見,而我就處理過最早在十八歲便要植髮。外國曾有研究指,男士到中年有25–50%已有脫髮情況,而不同地區情況又有別。亞洲區約25%的人有脫髮問題,就他臨牀接觸,每個男士的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但要視乎個人認為脫髮是否覺得受到影響,這也是個人心理關口的問題,因為它多少也會影響人的外觀。如果人去掉臉上色斑旁人未必察覺,但突然剪掉所有頭髮,別人就一定會問問究竟。它不算疾病,但卻影響給人儀容最重要的印象。」的確,有些人對條條髮絲脫落視之如鴻毛,但也有視之如泰山。特別是男士脫髮問題,有些人乾脆剃至光禿而後快,有些則尋求中西治療,都盼留得青絲在。
都是荷爾蒙惹下的禍
「基本上,九成男士是因一種男性荷爾蒙─二氫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而引起脫髮。醫生一般會查看患者出現的時間、頭皮及脫髮的位置,大約已可判斷得到。因男性荷爾蒙脫髮的特徵是正常頭皮,即不會長瘡疤或感染,脫髮情況是經年累月,通常在三、五、十年前已出現,DHT會加速頭髮的生長周期,使頭髮脫落,而遺傳會使前額及頭頂的頭髮毛囊較易受DHT影響,而位於後枕的頭髮則較少受影響,故男士多是從額角、頭頂開始再擴大並融合一起,令頭頂光禿,餘下後枕如馬蹄形位置才有頭髮。」彭醫生指,別以為因男性荷爾蒙脫髮,其荷爾蒙便是不正常。「其實他們的荷爾蒙屬正常,只是該部位的頭髮對荷爾蒙出現過分反應,令其脫落。頭髮就像樹葉一樣,有一個生長及休息周期。大部分人頭髮生長周期為五至八年,接着休息期三個月停止生長,接着又再步入生長期。當有些男士的頭髮對正常男性荷爾蒙出現過分的反應時,便會縮短生長周期。如生長期縮短為一年,又休息三個月,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休息期變相增加,長髮時間愈見少。這也解釋到從脫髮到光禿經過數以年計,因要經過很多周期才形成。此外,當髮絲未受荷爾蒙影響前,理應是粗壯的。但自受影響,這條正常頭髮脫落後,再長出來的便會變幼,而經過下個循環再長出的就更幼,直至沒頭髮再長出來。」
彭醫生表示除荷爾蒙影響男性脫髮外,還有其他成因,像頭皮不正常,如發炎長瘡、有疤痕;身患腫瘤而產生過多男性荷爾蒙也有機會,不過這就連眉骨、面骨、聲音亦會改變;又有部分人從髮鬢開始脫髮,便有機會是因藥物引致;服用維他命A酸,也有機會導致脫髮,還有人稱「鬼剃頭」,即一束束頭髮在一兩星期突然不規則脫落等等成因。
女性脫髮成因不明
他又指,科學界成功地瞭解到男性脫髮成因,但對女性脫髮成因仍不明。「醫生只要用藥,將男性正常荷爾蒙水平調整下調七成,有九成男士已減少脫髮,而每條頭髮仍粗壯不會變幼,而生長周期又增長,有六成半人更可頭髮再生,但女士卻沒效。此外,女性脫髮另一成因是男性沒有的,這便是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如甲狀腺素過高過低;因經期、生育而失去鐵質、葉酸、維他命B12,這些都會令女性頭髮愈見愈少。」
服藥vs植髮
「通常患者已做好資料搜集,試過很多方法都沒效才向我求診。一般用藥是希望先控制病情,約九成患者會減少或減慢脫髮,通常一年後仍能保持相同狀況,沒有轉差,而有六成六人可再生頭髮,這些人是針對頭頂位置。因頂部脫髮多數髮線額角也會有問題。如髮線額角脫髮的,這類藥也能改善,而一至三成能再長頭髮。但嚴重光禿者就算服藥,也不能回復濃密狀態。除服藥,用噴劑藥物在頭皮上,增血液流量,令頭髮營養加多,可使髮質粗壯。但不能影響荷爾蒙水平,故不能代替服藥。而服藥要見到成效,最少也需要六個月,起初觸摸頭髮會感硬點。如要影相見到分別,最少也要十個月,而如有效地生長頭髮,由起初長得快到穩定,約要一年半。不過,這藥也有缺點,首先是其副作用令人減低性慾、乳房脹大、睾丸痛等,不過停藥副作用便消失,但停藥頭髮又會再次脫落。」彭醫生說。
用植髮的外科手術,也可改善脫髮。「醫生會局部麻醉,用小圓刀在健康頭皮上,取出含髮根的頭髮組織(follicular unit),再將髮根以適當角度,插入已光禿的頭皮上。所取出髮根的頭皮傷口,會有1毫米,但一星期便會復完,而就算植髮手術完成,最初三至七成頭髮也會先脫落,才會落地再開花。而需植髮多少,要視乎每個人的期望及實際情況,一般每次植髮需要刺成千個小孔,不過因沒傷及及神經線,完成後傷口只有輕微刺痛。」但他提醒女性患者,主要以噴劑藥物及植髮,才可解決脫髮問題。
脫髮不是單一問題
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陳俞霏指,「脫髮又稱『油風』。成因主要有腎不足、脾胃濕熱、血虛等。而男性脫髮以腎虛為主;女性則以肝腎為主。中醫有指『其華在髮』和『髮為血之餘』。故肝腎是會影響身體的精血,當肝腎虧虛,精血不夠,未能上到頭部,給予足夠營養,髮絲便易脫落。因此中醫治療脫髮,不是針對髮質問題,而是針對處理臟腑問題。除了肝腎虧虛外,中醫還看脾胃,因脾胃主運化即是消化食物,令食物變成營養,去輸補營養。當脾胃虛弱,身體較濕熱,有時薰蒸上頭部,令部分人頭髮看上去有油膩感,也就是這原因令毛囊阻塞。」此外,像有些大病初癒、做過大手術或產後婦女便會脫髮。「因為生產時,會大量血液流失等,因餘下的血不夠,又豈能為頭髮供給營養。這便會突然大量脫髮。」不過,陳醫師也強調,中醫是辨症論治,治療是要看整體,不是肝腎虛就會脫髮,還可夾雜其他症型,一切還要視乎臨牀情況。「同樣是脫髮,但可能吃的藥是完全不同。這還要看體質,才決定如何處方藥物,故脫髮患者可以有很多不同病徵。」
黑色食物補肝腎
「要治療需根據患者的證型用藥,治療時間的長短視乎患者能否積極配合,亦要視乎脫髮的情況,脫髮情況愈嚴重,治療時期愈長,部分完全光禿及毛囊已經萎縮者,治療難以有效。」陳醫師表示,一般會常用的中藥有補肝腎:雞血籐、山茱萸、黃精、熟首烏、杜仲;健脾胃:淮山、土茯苓、白扁豆、赤小豆;血虛人士如當歸、紅棗、桂圓等補肝腎,都是養心安神補血。
「除腎虛、脾胃濕熱、血虛而易有脫髮之外,另有種脫髮叫『斑禿』,即是『鬼剃頭』。常是因精神壓力大而引起局部不規則脫髮,而它較腎虛而引起的脫髮容易治療,並有明顯效果。這主要是受情緒壓力而引起的會較多。如果用藥上,主要是幫他們疏肝及幫助頭髮生長的藥材。另外,醫師也會替患者進行『梅花針扣刺』、針灸等來刺激頭皮氣血通達,令頭髮再生。」陳醫師又建議,平日在頭部多作按摩,或每日用木梳梳理頭髮一百次,並避免大力拉扯,避免毛囊變鬆而導致頭髮脫落,並避免電染頭髮。宜每星期吃一至兩次補肝腎黑色食品,如黑豆、黑芝麻、桑椹等,因黑色食物為偏補腎臟,有助護髮。
護髮由飲食開始
黑豆核桃花生湯
材料(1人分量):黑豆10克、生核桃肉10克、花生10克
做法:食材洗淨,放清水6碗用武火煲滾,轉用中火煲15分鐘,再以文火煲一小時至兩碗水,最後以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黑豆可健脾補腎,生核桃肉、花生可以護髮,三種材料均性溫,適合不同體質,每周可飲一兩次。
生地首烏當歸湯
材料(1人分量):烏骨雞1隻、何首烏5錢、生地4錢、當歸4錢、山藥半両、黃耆5錢、枸杞子2錢。
做法:全部材料略洗,加清水4碗,煎成一碗溫服。
功效:烏鬚黑髮、填精補髓,適合鬚髮早白、頭髮枯黃稀少的脫髮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