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最快本月底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小組主席黃遠輝昨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表示,公眾諮詢將設18個土地選項,其中建議新的公私營合作設獨立機制,以公帑建設交通基建,作私人發展商改劃農地的誘因,但政府須確保取回等值的公營房屋。有環保團體批評此建議是為發展商「開路」,並有預設立場;有議員更指上述做法引起社會質疑有否官商勾結。
諮詢有18選項 包括填海棕地
土地小組自去年9月起,至今召開10多次會議,黃遠輝昨稱公眾諮詢文件的小冊子差不多80頁,有18個土地選項,按其落實時間鋪陳,包括4個短中期、6個中長期和8個概念性的選項,他希望公眾透過廣泛討論作出取捨,在10個短中長期選項中找出兩三項,解決目前1200公頃土地短缺問題,「所謂取捨不是一個地點或一個選項的取捨,而是在一系列方案堶惕銗X一套解決方法,多管齊下」。
稱政府收回建屋 可做綠置居屋公屋
黃遠輝稱,18個選項全部已在會上詳細討論,並由小組成員整理資料,讓公眾討論,討論資料包括該土地選項的利弊、環境保護和交通基建等技術挑戰、土地潛力等。本報整理過去13次會議曾討論的土地選項,包括維港以外填海、棕地、粉嶺高球場在內的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等(見表),但據悉選項的最終字眼仍待敲定。
黃遠輝表示,部分選項具挑戰性,例如「新公私營合作模式」,有別於過往公私營合作土地由政府提供,新的模式將利用私人發展商的農地儲備,政府則負責交通基建作為誘因,但他預料必然引起社會對官商勾結的疑慮,「我們建議有獨立機制,並投入公帑做交通基建,令(農地)能改劃,但政府須取回等值的公營房屋,可以是首置(上車盤)、綠置居、居屋和公屋,達至雙贏」。他強調私人發展商須補足地價,「令他(發展商)交地出來,純粹因為(公帑建造)交通基建,交通基建不止令一個地盤受惠,而是整個地區,附近居民都能受惠」。
土地小組的討論文件估計,各大型發展商擁有不少於1000公頃的新界農地。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昨接受有線新聞訪問時稱,商會曾提出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農地,以縮短發展商的開發時間,同時增加公營房屋供應,令市民加快「上車」,達到多贏。
環團批主席不公 引導諮詢輿論
綠色和平對黃遠輝倡議發展地產商農地儲備表示失望,批評他身為主席提出立場是極不恰當,意圖扭曲土地大辯論,成為有前設的討論,擔心變相以公帑為地產商「抬轎」,興建市民無法負擔的豪宅。環保觸覺擔心黃遠輝的建議影響諮詢的中立性,淪為一場「假諮詢」,認為除非有極大公眾利益,否則農地不應改劃作其他用途。
議員批捨易取難:閒置農地未收回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質疑,為何不透過《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閒置農地,反而建議具爭議的公私營模式增加農地,易令人質疑是否涉及官商勾結。另一議員朱凱Y擔心,新的公私營合作模式令發展商擁有過多發展主導權,政府應維持現行模式處理土地問題,並檢視每年可作住宅發展用地的公私營發展比例。
黃:交代小組討論減疑慮
對於建議引起環團和立法會議員的反彈,黃遠輝回覆本報稱,早前小組會後自己同樣作出相應建議,以交代會上成員的討論,強調這只是減低官商勾結疑慮,並非針對某一土地選項的立場。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