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開展或加強校本STEM教育,教育局於2016年向每所小學發放10萬元一筆過津貼,供採購及提升STEM教學資源,翌年再向每所中學提供20萬元同類津貼;有關STEM教育的資助,教育局僅此而已。本身是教育評議會副主席的蔡世鴻校長認為,教育局撥於STEM教育的資源並不足夠,許多學校只能自行調撥資源。 10萬元只夠買出版商教材 蔡校長說,為配合STEM課程,學校需自製教材、購入出版商製作的STEM教材及實驗教材等,基本上教育局那10萬元撥款早已用完,學校遂要自行調撥其他資源來推動STEM,例如該校早前教授磁懸浮列車的科學原理,為節省金錢,老師從淘寶網購入較便宜的材料,然後自行動手製作教材,之後再讓學生落手做實驗。 蔡認為,老師要親自準備STEM教材及課程,的確頗辛苦。雖然他認為STEM不需要獨立成科,但也希望教育局能考慮增加學校撥款,用於聘請實驗室技術員或教學助理,專門為STEM作支援,減輕老師的工作量。 另外,師訓也是問題。蔡校長說其校已聘請了數名理科畢業的老師,在推行STEM教育時有支援,加上同一辦學團體的中學亦有推行STEM,能為同一辦學團體的小學提供STEM師訓課程。他說,其他小學或沒有類似支援,不少「叫救命」,往往只能依靠教材出版商提供師訓,有「友校」就曾向他求助,他亦有向對方分享經驗。 師訓支援少 友校「叫救命」求助 蔡校長認為推行STEM最重要是令師生學會發揮創意,而不是單單「活剝生吞」科學知識。他認為讓老師見識其他地方的科技發展很重要,因為老師負責教STEM,不能只靠從YouTube了解,也需親自擴闊眼界。他希望教育局能增撥資源,讓老師到內地、韓國、日本等交流,或只是到深圳華強電子城看看也好,以了解其他地區目前最先進的科技,相信對推行STEM有極大幫助,然而老師到境外考察,目前也只能靠學校自撥資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