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時,很多人以為1997年後成長的「特區孩子」會比他們的兄姊更擁抱國家民族身分。不過,多年來的民調數據顯示,他們比兄姊甚至父母輩更不認同國家民族身分。理論上,特區孩子沒經歷過港英管治,沒有上一輩那種緬懷過去的心態,他們經歷的,就是特區的教育和管治,自小唱國歌、升國旗、到內地交流。那麼,他們的身分認同傾向源自什麼?有兩個可能的因素,一是互聯網的普及,二是社會事件。
18-29 歲香港市民回歸以來身分認同趨勢(見圖)
互聯網普及 年輕人建構身分別於以往
互聯網何時開始普及?是1997年。1996年香港的互聯網普及率只有4.7%,到1997年增加逾倍至10.5%,並不斷上升至現時近85%。特區孩子自懂事以來,便使用互聯網,學者稱他們為「網絡原住民」,他們之前的幾代人則被稱為「網絡移民」。兩者接收資訊、娛樂、社交、學習的模式有明顯分別,網絡原住民較不會依賴主流媒體和學校建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即主流媒體和學校已經不能壟斷其資訊來源。年輕人在社交媒體和討論區接收的資訊更多元,而這些資訊大多沒有經過過濾、去中心化、亦呈社群導向、碎片化(很短的文字或影音)及情緒導向。
這些資訊的特徵跟本土意識有什麼關係?當年輕一代不再依賴主流媒體和學校接收資訊時,他們建構身分認同的方式也隨之改變。網絡成了新一代接收信息的主要來源,包括關於香港、中國、世界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身分認同。這種身分認同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茞{實世界發生的事情而變化,那些由上而下的宏大敘事式史觀未必能打動他們。相反,年輕人可能會尋求更在地、更貼身、更符合其生活經驗的身分認同。
2008年成重要分水嶺
所謂的本土身分和中國人身分認同的取向比率,也一直在變,例如在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中,認同自己是「廣義中國人」的受訪年輕人(18至29歲)比例,在2008年前一直維持在20%至40%之間,2008年6月上升至1997年以來最高位(41.2%),其後一直下跌,2017年6月跌至新低3.1%。這與年輕人認同自己是「廣義香港人」的走勢大致相反——2008年6月,廣義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比例為58.3%,是1997年以來最低,之後一直上升,2017年6月已升至93.7%。
社會政治事件影響身分認同
分析這些數據時,我們不能把選擇「廣義香港人」的數字解讀為分離主義,畢竟數據只反映受訪者當時比較認同的身分,不一定代表強烈的政治取向。對照當時的社會狀G,或許可看出一些端倪。2008年中,香港人整體的中國人身分認同最明顯,那年是北京奧運。奧運前發生汶川地震,香港人跟全國人民一樣悲痛莫名,對災區的捐款源源不絕,當時的領導人表現親和,令香港人對中央政府印象正面,而且當時中國於各方面的態度都比較開放,盡力表現出與普世價值接軌的新興大國風範。到北京奧運舉行,香港可說是全城投入這場盛事。
2008年京奧之後,香港青少年的國民身分認同呈現下降趨勢,如果對比這段時期在內地和香港發生的社會及政治事件,不難看到其關聯性。年輕人對現時政治現實的失望和憤怒,令他們轉向更符合生活經驗、更在地的身分認同,這也是本土身分認同興起的背景。
文: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教師邱兆麟
[通通識 第4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