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數字,全世界有23億人缺乏基本的廁所衛生設施,當中有8.92億人(佔全球人口約15%)只能在坑渠、樹叢等露天地方排便。這種情G事關重大,聯合國2015年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死於腹瀉疾病,當中九成個案源於惡劣的衛生條件和不安全的飲用水,並以兒童最受影響。
文:樂施會
圖:Abdullah Ampilan/Oxfam
良好的衛生設施可以防止傳染病和寄生蟲傳播,以及減少污染環境和水源,對社區建設尤為重要。不過,對於貧窮的社區,特別是貧民窟和發展中的城鎮,要設置衛生的廁所並不容易,即使已有設施,也常常因排泄物淤塞而造成衛生問題。缺乏廁所也威脅人身安全,全球有5.2億女性得冒茬Q性侵犯或暴力對待的危險,到住所外上廁所。
望2030年前人人有衛生設施
聯合國於2015年與全部193個成員國共同訂立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當中「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被列為第6個目標,期望所有人在2030年前,能享有清潔食水及衛生設備,並以可持續方式管理。因此,樂施會嘗試結合傳統的地方智慧和創新科技,研究可持續又經濟的解決辦法,例如蚯蚓廁所。
蚯蚓將排泄物分解成有機肥料
倫敦大學衛生及熱帶醫學院與樂施會於2009至2012年間共同開展利用蚯蚓分解糞便的研究,發現蚯蚓能將排泄物分解成有機物,成為有機肥料,將固體排泄物體積減少達95%,有助解決排泄物淤塞和異味的問題。過程中運用生物分解器(Bio digester,圖)更可以減少排泄物分解液中95%至99%的致病源,確保所得的有機肥料對環境安全。
生物分解器由混凝土構成,體積約1立方米,內有不同的過濾物質,例如多孔板、碎石、沙、木屑、棕櫚或椰子纖維,組成蚯蚓的棲息地和過濾裝置。蚯蚓會在生物分解器中一代接一代地生長、繁殖和分解排泄物。
樂施會2013年起於利比亞、緬甸、埃塞俄比亞及塞拉利昂推行「虎蚯蚓廁所計劃」(Tiger Worm Toilets Project,簡稱TWT)。西非塞拉利昂城巿卡巴拉(Kabala)自2017年6月開始推行TWT先導計劃,約200個家庭受惠。為確保受惠家庭會遵守指引和妥善管理設施,遴選委員會及社區代表會聯合審批,獲選的合資格家庭需接受有關操作、維護及衛生推廣的訓練。
多地推行「虎蚯蚓廁所計劃」
該計劃不僅是衛生項目,也是婦女生計項目。由於在塞拉利昂無法購買蚯蚓,樂施會於當地引入蚯蚓並設立兩家蚯蚓培育中心,以生產具質素的蚯蚓供受惠家庭使用。蚯蚓培育中心主要由當地婦女負責管理,她們會接受理論和技術訓練,再親身體驗各樣蚯蚓護理工作。培訓完成後,項目會持續監察及督導婦女的日常表現,並以巿場價格向她們購買蚯蚓,以肯定及鼓勵其付出。
蚯蚓培育中心是塞拉利昂甚至整個西非中,首個專為廁所衛生而成立的創新項目。假如這個先導計劃成功,該等「適用技術」將獲推廣至其他發展中國家,令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夠得到衛生、環保、可負擔的廁所技術,是解決貧窮地區衛生問題的重要嘗試。
[通通識 第4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