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目前澳門立法會33個議席只有4席屬民主派,蘇嘉豪與傳統民主派亦時有分歧。議會內強弱懸殊,他形容過去兩個月雖「孤軍作戰」,仍盼逐步改革議會,如爭取公開立法會委員會會議,即使至今未果,但由過往建制派一面倒投票反對開放會議,到有人投棄權票,他相信自己已一點一點帶來改變。
爭取公開委會會議料有成果
蘇嘉豪說,在澳門當民主派的環境比香港艱困很多,如香港眾志羅冠聰同以年輕人身分走進立法會,但羅不會有他的感受,因「羅冠聰一入到去,就有20多個(泛民)人可以一齊傾」,惟自己是「正宗無朋友」。他憶述10月在政府總部宣誓就任時,在會客室沒其他議員跟他說話,「我感覺是我可否看着電話,因為電話裏有我的伙伴」。
在議會工作兩個月,蘇嘉豪說多了年輕人問他立法會何時開會,想留意他的發言,加上近年年輕人問政氣氛愈來愈濃烈,他希望凝聚一個環境,讓年輕人以至大眾意識到他們是有權批評政府,從而推動公民社會發展。
澳門立法會下的委員會會議一律閉門進行,「公開會議」是蘇嘉豪參選的主要政綱。踏入議會後,他曾在閉門會議外舉牌和貼標語,要求公開會議,他形容這對搞社運的人而言,「說出來都不好意思,咁溫和」,但這對很多建制派已是「大不韙」,他之後把閉門會議內容記錄下來並公開。他相信,連串行為的確激發了個別建制派反思,有建制派議員也私下跟他說,「(開放會議)是遲早的事,你不用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