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下過象棋嗎?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源自楚漢相爭的歷史。它是兩國一度議和時的劃界,亦即運河「鴻溝」。西楚霸王項羽年紀輕輕已跟從叔父反秦,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馳騁沙場,初期幾乎戰無不勝。有人認為他是傑出的軍事領袖,亦有人認為他只是徒具驍勇的武夫。以下是他與幾名關係密切的人物的對話,且看誰是誰非。
◆西楚霸王項羽
我這麼強,還是敗給了劉邦,難道連上天也不喜歡我?
◆劉邦謀士張良
這是什麼話?剛愎自用,不懂得反省,是你性格上的弱點。韓信、陳平以前就在你麾下,卻不能一展所長,才會轉投我方。
◆愛人虞姬bb
才不是呢。在消滅秦國主力的鉅鹿之戰中,項郎破釜沉舟彰顯戰勝的決心和激勵士氣,結果軍隊以一敵十,大破秦軍四十萬。要不是他當機立斷和驍勇善戰,秦朝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人民會繼續受苦。他真是個英雄!
◆劉邦元帥韓信
項羽算什麼英雄?他擅於打仗卻拙於權謀,對付秦軍尚可,但完全不是我們的對手!這小子一受挑撥離間,就立刻疏遠謀臣范增,自取滅亡。後來兵敗,如果肯渡過烏江,重整旗鼓,也許還可東山再起,可惜他自尊心太強,認為愧對江東父老,自刎而死,不像我能承受胯下之辱,捲土重來。
◆愛人虞姬bb
他是不屈不撓才對!在垓下被你們重重包圍,四面楚歌,還是力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你們還不是以多欺少!
◆對手劉邦
以多欺少?也不想想最初他的勢力遠勝於我?否則也不會有鴻門宴。宴會上他也有大好機會殺了我的,卻婦人之仁,放過了我。
◆劉邦謀士張良
這可看出項羽缺乏遠見這一致命弱點。他想茼蝩A還鄉而定都靠近故鄉的彭城,放棄關中的戰略要地;還不合時宜地分封諸侯,留下後患。
◆對手劉邦
誰叫他愛恃武逞兇,入關後放火燒?秦國的宮室,關中這塊要地頓成廢墟;秦軍投降後他活埋二十萬秦兵,也令人心寒。而且當日明明約好誰先攻入關中就可統領天下,他卻憑藉優厚兵力背約稱霸。難怪韓信說他生起氣來,下屬便嚇得不敢動彈。
◆愛人虞姬bb
你撕?「鴻溝和約」乘人之危,才贏得了項郎,還敢說什麼仁義?相比起來,率真的項郎才是真英雄!
■歸因理論
很多人都會為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結果推論原因,歸因理論研究人如何為結果歸因。心理學家整理出幾種歸因謬誤,其中一種是自利歸因偏誤。這是指人在成功時會歸因於個人因素(《史記?項羽本紀》:「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失敗時則會歸因於環境因素(「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文學想一想
「本紀」之謎
項羽於楚漢戰爭後期戰敗,於烏江自刎身亡,未曾稱帝。為什麼史家司馬遷仍將他列入《史記》中記載帝王事蹟的〈本紀〉?
■文詞學一學
鴻門計
項羽入關後,劉邦迫於實力懸殊讓出關中,自視霸主的項羽便於鴻門設宴款待,但項羽的謀臣范增則欲乘機剷除劉邦。後人以「鴻門宴」、「鴻門會」或「鴻門計」表示不懷好意的邀約。
■句子造一造
以下幾個成語都來自楚漢相爭時期。試用它們各造一句子。
˙衣錦還鄉
˙沐猴而冠
˙四面楚歌
文:周曉暉
圖:《楚漢傳奇》劇照
[語文同樂 第2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