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訪問 城大法律學者﹕外籍法官制度可商榷
【明報專訊】7名警員於佔領運動期間襲擊示威者曾健超,被判監兩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昨刊登文章,當中訪問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顧敏康,引述顧對七警案判決感到「非常意外」,稱7名警員判緩刑比較合理,顧又說法官立場引起公眾質疑,反政府者判刑往往遭輕判,相反警察卻因衝動毆打行為被判監禁兩年,認為香港的法治令人十分擔憂。
律政司:社會應尊重司法制度
本報昨未能聯絡上顧敏康。律政司昨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不評論個別人士言論,但重申要有效維持法治,需社會配合和支持,其中特別重要的是社會人士應尊重特區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司法機構表示不評論。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認為,顧敏康的言論是不知所謂。
指判決令社會普遍不滿難言公正
《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題為「警察被重判衝擊香港法治」文章,文中開首提到7名警員於佔領運動期間襲擊示威者曾健超,被判監兩年事件「震驚香港」,又稱佔領者普遍獲輕判或逍遙法外,而辛苦執勤、承受巨大壓力的警察卻因一時失誤遭重判。
報道中訪問顧敏康,當中顧表示「我個人對這個判決感到非常意外」,並說一般而言司法獨立,意味法官判決案件不需要各方滿意,但當一個判決令社會大眾普遍感覺不滿意時,很難說這個判決是公正的。
顧稱警察執法時毆打疑犯是不可以的,也可能因此構成犯罪,但對7名警察一律判監兩年顯然是過重,認為法官根本沒考慮7名警察當時面對的是窮兇極惡的疑犯,而毆打疑犯是在極其憤怒下的激情衝動行為,7人已因衝動失去職位和福利,已受懲罰,故判緩刑是比較合理。
報道引述顧稱,本港法官擁有較大的自由裁決權,法官立場引起了公眾質疑,因反政府者衝擊政府或襲警被判罪成,但往往是「高高提起,輕輕放下」,只判處社會服務令,又說判決此案的法官杜大衛是英國人,而香港法律系統中有大量外國籍法官雖為《基本法》允許,但「這種制度顯然存在商榷的地方,那就是立場問題可能影響他們對案件的判斷」。
另外,警方多個員方組織今晚舉行特別會員大會,就七警案跟進作商討,或有共同行動。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公布社會指標調查結果,當中「司法制度公平程度」的評分錄得明顯升幅,最新評分為6.35分(10分滿分),較去年7月中的6.16分上升0.19分,升幅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