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運動員不畏難 夢想殘奧揚帆
因1歲時高燒,隨之引發小兒麻痺症,其他同齡孩子在牙牙學語時,林健華的生命早已留下一條不可磨滅的疤痕。當時的衛生環境和醫療技術都不及現時,治療小兒麻痺症的針藥嚴重缺乏,他笑言:「很感恩父母沒有因為我行動不便而優待我,令我從不認為自己是殘疾人士,需要特別幫助。」
林健華「意識」到自己是殘疾人士,是第一次上體育課——教師擔心他會受傷,不准他上體育課。他回想起每次看茼P學們在操場上奔跑、跳繩、轉呼拉圈,在太陽下揮汗如雨,他卻只能坐在一旁觀看,這令他燃起一顆極度渴望運動的心。
林健華最初學習射箭,也曾代表香港出賽。這項運動對殘疾人士沒有任何「優待」,只有不能站立者才可坐荍@賽,他很欣賞這點,因他從不自覺是「殘疾人士」;後因性格好動,想做些較動態的運動,故選擇帆船。這跟他當水手的舅父有關,舅父每次航海回家,都會談及旅途上的奇聞趣事せ遇到的風浪等。他下定決心要像舅父駕駛帆船環遊世界,當時正好看見專為殘疾人士提供接觸水上運動機會的船隊Sailability的宣傳,便開展了航行之旅。林健華待退休後才正式開始做運動,不用為生計籌謀,在船隊中他是唯一無「後顧之憂」的船員。
起初,林健華覺得帆船是「有錢人的玩意」,正式加入船隊後,了解更深,令他明白揚帆出海,甚至在比賽中得名次殊不容易。如專為殘疾人士設計的2.4mR船種,因要避免航行時翻側,單是船身已重達250公斤。由組裝、拉船落海至清潔船身,對四肢健全的人來說已是吃力,殘疾人士難以鍛煉肌肉,難度更高。
但林健華說:「別人可以做到,我為什麼不可以?雖然在陸地上的準備工夫很辛苦,但相比在海上我可以獲得的成功感,覺得十分值得。我們是殘疾人士,可以在一望無際的海上快速移動,對我而言很神奇。」
林健華首次出國比賽是2014年參加韓國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當時環境嚇壞一眾隊員——每天水位差距達10米,隊員亦未適應當地的風せ浪せ流等。雖然環境對他們不利,但天道酬勤,日常的訓練令他們有高度的適應力。林健華說︰「在這次比賽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要更努力不懈地練習!」
帆船對於林健華來說,是一項運動,亦是一種執著。一人有一個夢想,他的夢想與大部分運動員無異,就是希望參加2016年巴西殘疾人耵L匹克運動會。
■評語
人物個性獨特,情感豐富,感動人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 林日豐
文筆佳,取材對焦,透過不同的小故事,使主人翁的性格躍然紙上,立體而真摯。——明報副執行總編輯 陳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