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力:自然
【明報專訊】■寫一寫
以香江中學遠足學會會長周珊娟身份寫一篇專題文章,投稿至校報。先簡述學會早前舉辦的「中國山野行」活動特色,並說明此活動如何體現中國文化的自然觀,再宣傳下次學會活動的方案,從形式和意義兩方面論述如何推廣學生參與遠足活動、愛護自然,鼓勵同學參與。
(閱讀材料見上期)
學生示例(圖一)
■教師總評
(1) 語境意識
格式:上品
● 專題文章需加上標題,按閱材一提示,標題除能概括文章內容,亦應具文采。副題能概括「學會活動回顧與前瞻」,準確道出文章內容;正題具文采,以對句道出山水之美。惟標題兩句間不宜加逗號。
● 專題文章不一定要有署名和日期,視乎題目或資料可有要求。
呼應背景:中品
● 首段宜點明遠足學會的宗旨和遠足學會舉辦「中國山野行」的目的/ 特色,本段能呼應後者,而忽略前者。
● 結尾應呼籲同學踴躍參與,但本段似表達對活動的希望,而非對同學之呼籲。
(2) 整合拓展:中下品
● 可將上文分為兩點,分別是:欣賞山河之美和視自然為宗教。在分為兩點後,亦宜加以拓展,如「以藝術眼光看待自然」一點,可以再說明中國人如何視自然為有機生命體和道家如何理解自然與人的關係。本段拓展稍嫌單薄。
(3) 見解論證:中中品
● 見解論證一:
本段從活動形式論述活動之好處,能以活動之形式帶出好處,但宜加入對大前提之論述,即「現今青年講求自我,但社會要求團隊合作」,使論證完整。
●見解論證二:
本段從活動形式論述活動之好處,能以活動之形式帶出好處,但宜加入對大前提之論述,即「現今青少年戶外活動較少及其壞處」,使論證完整。
(4) 表達組織:中中品
● 文句稍嫌重複
● 結構組織完整,過渡清晰
■見解論證示例(顧問老師提供)
首先,這次活動的形式能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重心句)現今大部分青少年家中只有一或兩個兄弟姊妹,甚或為獨生兒女,以致與人相處時較自我中心,與人協作時時生齟齬,而現今社會不少工種都要求團隊合作,缺乏團隊精神之青少年難以在社會中生存。(大前提)參加者需組成十五人或以上的小組,一起經歷長達數十公里的旅程,其間經過不少險阻,參加者需一起想辦法一一解決,參與討論,求同存異,與不同性格、識見的隊員共同處理問題(小前提)。故此,這活動能有效訓練學生團隊精神。(結論)
其次,這次活動的意義在於改變青少年現有的消閒模式。(重心句)現今青少年消閒時間多留於室內,他們喜歡留在室內玩遊戲機、看電影或看電視,少室外活動,更遑論到郊外接觸大自然了。而這種消閒模式使青少年難以感受大自然與人的關係,亦不太健康。(大前提)是次活動將青少年由室內帶到郊外一段長時間,讓他們飽覽沿路自然風光:有巍峨的高山,也有靜謐的湖泊,還有清新的空氣。這有助他們建立更健康的消閒模式。(結論)
聆聽及綜合參考答案下載請登入以下連結下載:
life.mingpao.com/htm/dl/1104KU.doc
作者簡介:現任民生書院中文科科主任,200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後獲香港中文大學碩士銜。著作有《我們的留學歲月》、《高中互動中國語文》。
文:吳國榮
圖: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