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媽媽 育兒法寶衝出香港
【明報專訊】父母總會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但方式可能大不同,古靄茵(Candace)和羅崇敏(Yvonne)各有兩名女兒,兩人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前者為幫助剛轉校的女兒交朋友,學做卡通飯盒讓女兒展笑臉,精美得「衝出香港」受國際媒體注目,連英國《每日郵報》也特意來訪;後者為保護愛女聽覺,與拍檔鑽研兒童專用的耳機,結果成為創業產品,暢銷國際。兩個媽媽從孩子出發,同樣創出新天地。
明報記者 劉偉琪
卡通飯盒為女打氣 hea媽獲英媒專訪
「最初做飯盒是想令轉校的囡囡開心。」Candace與日籍丈夫育有女兒Rin(11歲)和Mimi(8歲),分別讀小五和小三,她製作的飯盒中,比卡超、美少女戰士或兔仔等等賣相絕佳,照片上載後吸引其他家長關注,充滿愛的小飯盒變成舞台,出書、寫報章專欄、開烹飪班的機會接踵而至,但對Candace而言,最重要的身分「就是一名媽媽」。
助轉校女兒破冰展笑顏
Candace說,長女Rin較害羞內斂,小二轉校初期識不到朋友,每天悶悶不樂,她遂試做卡通飯盒為女兒打氣,沒想到首天即見Rin展現久違的笑容,雀躍地說同學對她的飯盒非常好奇,午膳時圍茼o聊天。
「原來飯盒可以破冰。」從此Candace每天都為女兒做精美飯盒,至今3年。她說剛開始時手忙腳亂,「例如剪紫菜未熟練,會覺得麻煩和辛苦」。挫折中被丈夫激出鬥志,「他說這(精美飯盒)是日本的國粹,只有日本人才做到」。Candace不放棄日復日做飯盒,終於熟能生巧,現僅花半小時即可完成。
日籍丈夫「國粹論」成功激將
許多家長不讓年幼子女入廚,但Candace卻因為愛,早早教女兒煮飯,女兒3歲起已懂洗米煲飯,Rin幼稚園時已幫忙焗蛋糕,6歲時更會帶茤f妹到超市買材料做壽司。Candace笑言:「只要孩子懂煲飯,就算媽媽身體不適,也不怕她們餓荂C」現時每逢大時大節,女兒都會入廚房幫忙,「她們會很自豪地說:『這餐飯我有份煮!』」
Candace原本是職業婦女,要不時往返中港,與女兒相處時間有限,後來發現女兒被她抱時總是大哭,頓感心酸,「我小時候也是由婆婆照顧,媽媽也忙於工作,但她對我的成績卻要求很高,久而久之大家就變得疏離……我不想重蹈覆轍」。於是她辭職當全職媽媽,努力與女兒像朋友般相處,她說相處關鍵是「女兒喜歡的,我不抗拒,而要去學習」。
教3歲女煮飯 望贏在回憶
自言在填鴨教育中成長,Candace小時唯一目標就是讀書,聽到丈夫提及與兄長小時的調皮經歷,她才反思自己童年的「貧乏」。Candace誓要做「hea媽」,讓女兒「贏在回憶堙v,鼓勵女兒多發掘興趣,「我不想她們將來被問童年有何難忘事,只能答『我上了3個補習班』」。Candace笑言女兒的學校壓力較小,沒排名次,連分數都沒有,只標示成績分級,「85至100分都係叫A謘v,她對女兒的要求是「升到班便可」。
4萬人熱捧 獲邀寫專欄開班
卡通飯盒既是女兒交友橋樑,亦是Candace與外界交流的好工具,她每天做飯盒後拍照上網,儲下不少「粉絲」,而自從女兒上小學後,她開始於空閒時寫書、寫報章專欄,分享做飯盒和親子烹飪心得,甚至會開班。其facebook專頁至今有逾4萬人讚好,Instagram也有逾3萬人讚好,每天都會收到不同媽媽的短信,請教烹飪心得;英國《每日郵報》早前都特意來郵專訪,報道並獲多間國際媒體轉載,令她變成衝出國際的「飯盒媽媽」,帶來更多不同國籍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