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監製籌拍台灣版《十年》
蔡廉明參加溫哥華電影節 不認同《十年》悲觀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十年》在溫哥華國際電影節中公映,監製蔡廉明昨日抵達溫哥華作宣傳,他不贊同該電影是「過度悲觀」的標籤。
《十年》2015年在香港上映,由5段短篇電影組合而成,展示在2025年,也就是「十年」之後,香港在政制、語言、文化等問題上的激烈對立。《十年》在本年4月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對於中國官方媒體質疑《十年》把香港前景描述得「過度悲觀」,甚至在「宣傳絕望」,蔡廉明不以為然。
他指出,《十年》在票房上,在入座率上所獲得的成績,出乎意料的熱烈,反映出電影內容獲得一定數目香港人的共鳴。
蔡廉明重申,他原本就不是懷有政治目的去拍這部電影,當初也是讓各個導演自由發揮,但最後大家選擇拍攝政治題材,也是受到國教運動、雨傘運動的牽引。
雨傘運動落幕,不少參與者認為一無所得,他認為電影只是反映一定數目香港人的觀感與情緒,加上其後的銅鑼灣書店事件,促使更多觀眾入場。
蔡廉明指出,在個別映後交流的環節,確實有觀眾透露心聲,說很灰,很想移民,離開香港。但也有觀眾認為不至於完全絕望。正如片中所帶出的問題,究竟是「為時已晚」還是「為時未晚」?蔡廉明說他本人選擇「為時未晚」,依舊沒有絕望。
蔡廉明透露,自己下一個目標是監製《十年》的國際版,最有可能首先拍《十年》台灣版;讓一批年輕台灣導演探討台灣的未來,照舊自由發揮,不一定提到政治,但也不排除碰觸到政治。
蔡廉明這次到來溫哥華,是受到溫哥華國際電影節的邀請與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