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昨日在貴州平塘縣克度鎮正式啟用。該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至此中國可以正式開始收聽來自太空深處的無線電波、探秘宇宙變遷、地外新星和生命體。中國FAST的啟用,結束借外國望遠鏡觀察太空歷史,未來將會開放給國外科學家使用,並和內地其他5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巨陣。 月亮上用手機亦難逃「天眼」 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中國「天眼」建成啟用,對中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FAST的500米口徑,理論上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接近於已知宇宙的邊緣。有科學家比喻稱,即使有人在月球上使用手機也難逃其法眼。FAST可使中國至少在未來20年在最大單口徑望遠鏡項目上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數百名天文學家和愛好者昨日來到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的喀斯特山坳,見證大射電開啟探秘之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天文學家約瑟夫·泰勒表示,「中國大射電將提升人類對太空探索的熱情,也將使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國家天文台副台長、FAST工程常務副總指揮鄭曉年表示,FAST有能力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探測星際分子、觀測脈沖星、搜尋星際通訊信號。FAST作為一個多學科基礎研究平台,能用一年時間發現約7000顆脈沖星,研究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有希望發現奇異星和夸克星物質;發現中子星—黑洞雙星,無需依賴模型精確測定黑洞質量;通過精確測定脈沖星到達時間來檢測引力波。 結束外借望遠鏡歷史 「長久以來中國天文研究一直落後於世界。中國的天文學家甚至需要到國外去借望遠鏡來觀察。」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朱明稱,「天文設備按國際慣例都是開放的,但中國人要獨立申請使用國外望遠鏡比較難。國內外設備差距比較大,缺乏平等合作的基礎。」FAST的落成,扭轉了這一局面。按照計劃,在未來的2至3年FAST將會開放共享給國外科學家使用。另據透露,近年來中國陸續建成5座射電望遠鏡,FAST將和他們組成「天眼」群,並主導國際射電領域的低頻測量網,從而更好地獲取天體超精細結構。 而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也已初步通過專家評審,有望於「十三五」規劃期間立項。中國正計劃把望遠鏡家族的基地拓展到空間領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嚴俊指,立體化作戰的望遠鏡集群,不僅將大幅提升中國在天文科學與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廣泛應用於導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