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會潘基文重申南海立場
菲提15訴求 挑戰中國人工造島
就在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將於本月12日公布南海仲裁案結果前,中國外長王毅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召開聯合記者會,雙方就南海仲裁等議題交換立場,王毅重申中方立場,指菲方拒絕對話,不利南海問題解決。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邀請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討論海上問題。王毅則表示,希望美國在領土爭議問題上「謹言慎行」,不採取「損害中方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行動。同時又稱不管仲裁案判決如何,中國都會維護領土主權及正當海洋權益,令南海地區保持和平穩定。明報記者
南海仲裁案宣判前夕,中國外長王毅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召開聯合記者會,雙方就南海仲裁等議題交換立場,王毅重申中方立場,指菲方拒絕對話,不利南海問題解決。潘基文則表示,希望南海爭議和平解決。
記者會在釣魚台國賓館召開,雙方就北韓核問題、南海爭議等地區熱點問題交換立場。王毅批評南海仲裁只會激化緊張局勢,扭曲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宗旨,不利於和平解決爭端。潘基文則表示,中國和平解決南海爭議,有其必要,並指化解分歧才能避免危及區域局勢。
潘基文又指出,上任以來已有10次訪華經歷,期待出席今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並讚賞中國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
中國外交部早前表示,高度重視潘基文此次訪華,中方重視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希望藉潘基文訪華為契機,鞏固和深化雙方合作。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所謂「仲裁」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則指出,「美國戰機停止挑釁之日,就是南海回復和平穩定之時」。
菲指九段線不適用於《公約》
其實菲律賓於2014年3月30日單方面針對南海爭議提起仲裁,中國由始至終拒絕接受和參與仲裁,稱該案的實質事關南海主權爭議,不適用於《公約》,且中國早在2006年作出排除性聲明,將涉及海域劃界等事項的爭端排除在強制仲裁程序之外。《公約》規定可不經一方同意強行啟動仲裁程序,但允許締約國將海洋劃界、領土主權、歷史性權利等爭端排除於爭端解決程序之外,這也是中方2006年做出排除性說明根據。
菲律賓提交的15項仲裁訴求可以分為3大類:一,九段線以及歷史性權利不適用於《公約》。二,中國在南海所「佔領」的部分島礁是礁石(rock)或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中國建人工島非法。三,中國非法在南海上「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破壞生態環境、捕魚和騷擾菲國漁船(見表)。
仲裁庭去年10月裁決對其中7項訴求具有管轄權,剩下8項的管轄權則保留到實體問題階段再作決定。這7項訴求集中在第二大類訴求,也代表了菲方的另一項重要觀點,即中國在南海的黃岩島、美濟礁、仁愛礁、渚碧礁、南薰礁、西門礁、赤瓜礁、華陽礁和永暑礁將全數失去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有幾個島礁還將可能被認定是低潮高地,失去12海里領海權。
菲律賓與中國本就在這些島礁存在主權爭議,但菲方在仲裁中只談島礁的自身屬性和享有的海事權利,避開「主權」,使得仲裁庭裁決對此案具有管轄權。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院長分析,仲裁庭很可能裁決菲方勝訴。這意味着中國將失去南海主權爭議的核心——海底石油和漁業。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副教授王江雨對本報表示,菲律賓還可以通過200海里經濟專屬區獲得對部分島礁周圍海域資源的開發權利。
共同社昨獲悉本月下旬將在老撾召開的東盟地區論壇(ARF)部長會議的主席聲明草案內容。聲明考慮到中國日趨活躍的海洋活動,對「有可能損害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岩礁)填埋等」表示關切,呼籲不要採取使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
外媒:菲坐灘軍艦成廢鐵 華可輕鬆清走菲軍
有外媒報道,在南海仁愛礁「坐灘」的菲律賓「馬德雷山號」登陸艦擱淺17年,現已殘破不堪如一堆爛鐵。一旦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作出的裁決不符合中國利益,中國勢必阻斷該艦的補給通道,不費吹灰之力將菲律賓軍人「耗」走。中國官媒之前亦已表明,中國有能力把該艦拖走。
西班牙媒體報道,駐紮「馬德雷山號」的士兵自2014年初完全陷入了孤立狀態。當年的3月30日,菲律賓正式向海牙仲裁法院提交訴狀,從那時起,中國海軍就開始強勢阻止菲律賓補給船只進入該區域,使得被圍困的菲律賓士兵不得不求助漁船為他們提供補給,或依靠菲空軍空投水和食物。一旦海牙法院作出的裁決不符合中國利益,中國政府必將阻斷這些補給通道。